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档案管理视角下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智慧财产",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不断延伸和传承的基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经岁月的洗礼后仍沿袭至今,成为海南珍贵的"文化宝贝"和重要的"文化标识"。因此,本文拟从海南非遗的特点出发,对海南非遗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途径。

  • 盐城非遗数字化与传承对策研究 2020-06-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盐城非遗现状考察,遴选出5-6项代表性非遗项目进行创新设计,并将其项目进行数字化保护,同时提出传承对策方法,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盐城非遗档案和资料库,促进盐城非遗产项目的发展,从而推动盐城区域特色文化及科技智库的建设。

  • 从犍陀罗艺术的消亡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20-06-01

    印度次大陆北部是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的交汇之处,在那里曾经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犍陀罗艺术,这种艺术风格甚至远播到了数千公里外的中国,然而不幸的是它却在诞生地彻底消亡了,因此考察其兴衰的历程及原因对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能提供重要的警示和借鉴,在敦煌莫高窟和龙门石窟那些精美的绘画和造像艺术里,我们能感受到丝路西来的气息。在诸多论著中都曾提到这些雕塑与绘画受到了犍陀罗艺术的深远影响。令人无惋惜的是,作为一项活态的艺术——犍陀罗艺术在其诞生地却消亡了,今天的人们已经无从知晓那些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是如何给没有生命的岩石注入美的灵魂,而只能面对那些历经沧桑幸存下来的精美文物慨叹。因此考察犍陀罗艺术兴衰的历程对今天的非遗保护工作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 陕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探寻——以上川口锣鼓制作工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探索的重要含意,对于非遗,不再单单是一个文化的结晶,它也可以富有经济价值的宝藏。通过非遗的经济价值,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非遗还有新价值,就如暑期调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川口锣鼓制造工艺,依托其进行经济发展的锣鼓产业园区发展红火,通过这种方式民众也能真正接触到非遗,进一步推广保护非遗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东莞经验" 2020-06-01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来,广东省东莞市非遗厚积薄发,以传承弘扬为中心,在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创新打造非遗墟市、东莞非遗墟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等平台,并积极促进非遗项目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转变,开始形成非遗工作的"东莞经验".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系统性原则及方法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作为保护的一种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具备系统整体性,避免片面性,尤其是文化空间作为非遗存在的条件不能忽视;在实施过程中是以项目形式完成的,每个阶段的工作必须具有开放性,以保证前后期建设连贯,同时要从观众便利出发做好配套设施建设。此外,非遗展示,包括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学理支撑,有足够的学术研究作基础。

  • 浅谈县级非遗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以华坪县为例 2020-06-01

    国内国际非遗法规等政策的出台和非遗相关政府机构的组建与改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然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本文就如何实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作了初步的研究探索。

  • 保护非遗从娃娃抓起 ——谈苏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锣鼓进校园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有着传承性的史诗级文化象征。苏南地区流行的十番锣鼓就是其中之一,十番锣鼓以其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音乐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它也保留了自身的文化内涵,保留了所属它的时期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加强非遗的保护,利用学校这个培育祖国未来青年才俊的好场所,让十番锣鼓文化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意识到非遗的重要性,并为保护非遗献计献策,增强大家的文化保护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