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非遗的旅游开发在带给宁波市一定旅游收入的同时,难免存在着保护措施不到位、开发过度等系列问题。在总结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其旅游开发水平。

  • 非遗文创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 ——以漆线雕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性文创的良好土壤,是突破同质化产品竞争以体现地域性文化归属的一剂良药。但是抄袭乱象与监管漏洞却让众多文创品牌不敢全力以赴地去投入,总是停留在观望同行与浅尝辄止的成长模式。非遗生命力的延续不仅需要能工巧匠的守艺传承,更需要以文创为载体的流通才能回归生活与保护。本文以厦门漆线雕为例,探讨文创品牌的构建途径与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用个案分析法与观察访谈法分析厦门漆线雕产业的发展情况,为非遗文创品牌的构建提供了思路;阐述了地方文创品牌如何从非遗的土壤中提取建构差异化卖点,并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解析初创型文创品牌的保护策略与步骤。

  •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再传承带动经济发展 2020-06-01

    由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物流高速流通,传统手工艺品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这条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艰难。以黄陂泥塑制作工艺为例,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可以将现代3D 技术与传统制作工艺相结合,利用新颖的传承方式,吸引更多民众和企业关注到泥塑这项非遗传统艺术,实现非遗再传承,来带动经济发展。非遗,不仅仅是一道简简单单的工艺制作流程,它更承载着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精神,是不能遗失、不能忘却的。

  • “非遗”保护理念辨析 2020-06-01

    正确的保护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本文结合目前我国非遗保护领域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看法和偏颇认识,重点辨析了涉及新时代非遗科学保护的三个重要理论、理念问题,即:非遗保护实践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如何看待非遗真实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关系;如何进行整体性保护。辨析中从基本理论阐释入手,紧密联系保护工作实际,以考察调研中的实例说明论点,既有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论述,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 徽州木雕的杰作:卢村木雕楼 2020-06-01

    2006年5月20日,“徽州木雕”与"徽州石雕"“徽州砖雕”并称为"徽州三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倘若要推举"徽州木雕"的代表之作的话,安徽省黟县卢村的"木雕楼",是最最没有争议的共识了。

  • 非遗活态传承的杭州精彩 2020-06-01

    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与发展,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种原因,它们曾一度沉寂,处在失传的边缘: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传承,在今天的杭州,越来越多的戏曲、民俗等非遗珍宝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融入人们的生活,绽放出迷人的光泽。

  • 民间歌舞艺术类非遗文化及其保护传承——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2020-06-01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州,在这片古老神奇的雪域高原,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民族文化。在其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尤其是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璀璨夺目,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对该州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以及传承人等进行了汇总说明,对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期望能对非遗文化,这一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所借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0-06-01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时保持原真性有利于提升游客满意度及重游意愿,本研究应用AHP法和Delphi法从保护性开发的角度对非遗旅游资源构建开发评价体系,以期达到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