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让非遗项目走进校园 2020-06-01
由民进辽宁省直工委策划,民进辽宁省直工委直属五支部和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承办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担着为残疾学生提供职业培训的任务,全校60%的学生是残疾人。省直工委多次组织会员到该校开展公益阅读、企业进校园等活动,为了给这一特殊群体送去温暖和关怀,践行文化传承与文化惠民的双重宗旨,策划组织了此次非遗展示活动。
-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2020-06-01
用“老派又新鲜”来形容当下的非遗,是再贴切不过的了。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民族的“活化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在渐行渐远,尤其是传统的非遗手工艺,不少因生活环境改变、传承人缺乏、原材料匮乏等缘故而消失在大众视野里。好在,近几年随着来对非遗保护力度的增加,人们的注意力又重新聚焦到了这些“活化石”身上来。而当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开发出各色产品,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时,它们也被赋予了更鲜活的灵魂,在传人的匠心中延续其独特的美学
-
我的非遗情结 2020-06-01
我叫宋进潮,现任保康县文化馆副馆长.2005年,我开始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发现,保康有很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地,我就喜欢上了这项工作,毅然了踏上了非遗申报之路.风雨十三载,我义无反顾,先后申报了70多项县级、10项市级、2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沮水巫音》、《黑暗传》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为保康赢得了荣誉,为保康文化旅游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品牌基础.十三年的申遗之路,让我与非遗传承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期间,也发生了许多让我终身难忘的故事.下面,我讲两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综述(上) 2020-06-01
中国文化以多元、持久、深厚、独特著称于世,有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于后人,泽被后世。随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以及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公约》,政府、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重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被提升至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巩固本土文化主体性、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
-
湖北省公安县孟家溪小学 公安说鼓子:走进央视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公安说鼓子是流行于湖北省公安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公安县独有的一张文化名片。而位于公安孟家溪镇的桂花台,则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家乡。"三袁"皆为万历年间进士,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都主张不受俗套约束,追求个性的张扬
-
“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2020-06-01
当前沿线国家及区域,虽然已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动方面进行申请、跨越区域传播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会被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进而面临困境。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研究,主要通过预先进行完善的"一带一路"规划、处理好四川沿线非遗工作的检查、申报等工作以及加大对四川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日后如何能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策略。"一带一路"的思想主要是由习近平总主席在2013年阐述的关于共同创建丝绸之路经济纽带的理念。时至今日,已然被当做发展国家沟通交流的双向机制、创造出区域合作平台的媒介[1]。
-
“千年蔚州.纸上新韵蔚县剪纸艺术展”在京开展 2020-06-01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全社会更深入参与非遗保护传承,提高蔚县剪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9月2—11日,河北蔚县推出的“千年蔚州.纸上新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遗产项目蔚县剪纸艺术展在北京举办。该展览以蔚县剪纸的发展与传承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积淀、技艺传承、发展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图
-
深圳龙岗多策并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020-06-01
深圳市龙岗区是客家文化大区,除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民居近200处外,另有区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3项,其中大部分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瑰宝,龙岗区高度重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多举措让非遗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生活,进一步扩大非遗影响力。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