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0-06-01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少数民族通过长期勤劳努力所创造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具有深刻的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文化变迁、传承人断代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当前水族非遗保护与传承。通过分析水族非遗保护发展现状,指出可由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优化水族非遗发展的文化空间等方面措施,增强水族非遗保护和利用的功能和效度,促进水族非遗可持续发展。

  • 浅析“舌尖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以西安永兴坊为例 2020-06-01

    中国虽为美食大邦,但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中国饮食却是一片空白.饮食承载民族记忆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记录着相应的制作工艺和社会活动.一种美食一个故事,一样人生,一段历史.非遗美食携裹着别样的情怀,浓缩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态度.而今快餐文化盛行,许多珍贵的美食已经泯灭在历史中,美食文化的传承保护迫在眉睫.

  • 非遗保护视角下的乐平市“戏曲进校园”活动意义探析 2020-06-01

    赣剧是流行于江西省赣东北地区、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传统戏曲,并于2011年入选文化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乐平市于2019年响应国家倡导,在22家中小学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对于非遗赣剧进行保护来说是新的尝试。以非遗保护视角审视本次活动,其意义在于:拓展了非遗受众人群,为非遗传承发展培育更多后备力量;丰富了非遗文化传播方式,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有效结合学科特点,增强传播效果;多方位展现非遗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舞蹈保护实践与反思 ——以陆丰市甲子英歌、东海钱鼓舞、滚地金龙保护工作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舞蹈类项目根植于地方社会生活与习俗,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舞蹈的实践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考察陆丰市整体的文化生态背景及近年来对传统舞蹈项目所展开的保护工作,通过成体系的名录建设、有效的校园传承机制,以及专业团体与高校的合作研究与应用等措施,探讨新时期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之有效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之道。

  • “非遗进群众”对白马藏族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2020-06-01

    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以白马藏族"非遗"舞蹈为例,以"非遗进群众"为突破口,深入研究"非遗进群众"对白马藏族舞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让"非遗"舞蹈真正走进群众,从而对白马藏族舞蹈进行根本性及全面性的传承和保护。

  • 晋祠侍女像在当代背景下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针对晋祠侍女像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在当代背景下通过网络技术与自媒体开拓文创设计新思路,以希对我国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领域有所裨益。

  •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相同的困境,寻求解决困境的途径以及找到合适的前进道路,传承与发展。以九寨沟县音乐作品类非遗项目南坪曲子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结构、音乐特征、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简单分析,从而对南坪曲子的保护传承途径和对其融合发展路线进行探索,使其更能适应社会衍进的发展近况,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能积极创新发展。

  • 非遗保护视阈下的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展现文化魅力。本文根据前期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进行总结,并从以创新达成文化的积累、口传心授、创新发展之路、非遗的保护需求、传承重点的划分五方面,论述了非遗保护视阈下的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