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调查 2020-06-01
本文在湖南省怀化通道地区范围内以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调查研究生产性保护手段在这个地区的应用情况,让生产者、销售者发声,让一线的保护者说出生产性保护手段的利与弊。基于此,本课题组成员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课题调研,以期了解贫困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现状,收集典型案例。
-
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 2020-06-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呵护,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珍视。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分层级的保护体系。但是,一些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却依然有待完善。为此,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
2014-2018年新媒体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研究综述 2020-06-01
本文基于2014-2018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祢"少数民族非遗")的研究文献,对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价值与应用路径、少数民族非遗的产业化开发、少数民族非遗保护观念与模式的创新、少数民族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实践四个议题作了综述。保护、传承与发展仍是当前少数民族非遗研究的重要主题,与以往相比,跨学科视角在少数民族非遗研究中运用增多。但当前存在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偏重理论,缺乏实际评估等问题。
-
探究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 2020-06-01
非遗保护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对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来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我国当前文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将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保护活动进行有机整合,除了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使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之外,还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基层群众的重视,由此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本文将对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进行深入探究
-
浅析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与见证。近 些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力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更多的共识与关注。本文浅析了新时期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从顶层设计、多样化保护方式、加强宣传、平台构建等多个环节探讨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向和 内涵,以期非遗文化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焕发新活力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研究 2020-06-01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在非遗保护中普遍存在文化的冲击、时代的悖论性、形式化的保护、过度商业化和人为干预的破坏及政府扶持的局限性等问题。
-
高校图书馆应该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徐州地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高校图书馆比较适合搭建这样一种平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通过开设讲座,现代学徒制的收徒传艺等形式,使其与高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对非遗起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作用。通过申报省级非遗传承文化基地、利用政府专项财政扶持制度、校企共建制度、传承人引进制度等,构建以高校图书馆为载体的现代非遗传承与保护体系。
-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的作用分析——以徐州地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高校图书馆比较适合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通过开设讲座,现代学徒制的收徒传艺等形式,使其与高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对非遗起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作用。通过申报省级非遗传承文化基地、利用政府专项财政扶持制度、校企共建制度、传承人引进制度等,构建以高校图书馆为载体的现代非遗传承与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