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00 条数据
-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020-06-01
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凝聚了艺人高超技艺和独特的创造力,但其文化创意的水平不太高。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开展了搭建交流平台、开发文创产品、探索"互联网+非遗"、把非遗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等工作,但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存在不少的挑战。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泉州技艺类非遗的传承需要传承人的匠心也需要观念的创新,要积极进行跨界资源多元整合、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文化创意产品,开展基于生活现实的体验活动。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与发展的重要资本和资源,在当今如何更好地走入人们的现代生活,实现其活态传承,有效推动和实现其"创新型发展、创造性转化",从而赋予古老的"非遗"以新的生命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
非遗文化元素运用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向研究 ——以扬州瘦西湖景区为例 2020-06-01
扬州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本文从扬州非遗文化元素着手,针对目前扬州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以扬州瘦西湖景区为例,研究如何将扬州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中,发散思维,提升创意,拓展文创产品的实用性。
-
跨界打造视角下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分析 2020-06-01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华夏儿女积攒了一大笔宝贵财富。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直困扰当代文化事业的问题。交叉学科是设计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属性,正是因为这一属性非遗才有了跨界的可能。非遗重获新生,使社会群体更加近距离地了解了非遗、感受了非遗,由此,非遗消费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也逐渐进入了市场。在市场大环境下,如何将设计元素融入非遗就成了学术界现阶段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非遗的未来发展。
-
道明竹编文化创意家具设计研究 ——以屏风设计为例 2020-06-01
道明竹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整合现有资源,梳理文化脉络。将传统技艺与设计相结合,让竹编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本文从竹编文创设计出发,探析非遗传承与文创设计的结合,并秉承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态度,为崇州竹编非遗产品转化为提出新的设想。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的对接模式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当其尝试融入产业化浪潮的过程中,却受到固有发展模式的阻碍,其中一部分非遗很难进入到产业流程,而另一部分则吸纳进新的要素、技术以及形态,逐渐发展演变成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新模块.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之间的对接模式.
-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高校“非遗”艺术人才培养研究* 2020-06-01
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着手,运用艺术学理论,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致性和矛盾性,论证两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非遗”艺术人才培养,提出高校应发挥多学科优势、培养多元化创新师资团队、建设“非遗”课程平台、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等具体对策及建议
-
基于文化创意理念的“非遗”旅游体验提升策略研究 2020-06-01
随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不断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消费需求明显增多,"非遗"+旅游成为了人们首选的消费形式。在"非遗"旅游开发中融入文化创意理念,将现代价值元素与传统"非遗"相嫁接,为游客提供更鲜活的旅游体验;基于多维感官体验设计"非遗"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消费;加强文旅综合开发,提高旅游市场价值和品质,从而有效提升游客"非遗"旅游体验感,满足人们对"非遗"旅游的文化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