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9 条数据
-
河北丰宁:“指尖生意”助力脱贫攻坚 2020-06-01
这个红绢的铁编古灯笼好有文艺范儿"印有红色剪纸图案的T恤很潮"布糊的耳环好精致,头一次见……河北丰宁人制作的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顾客前来选购。说起这些文创产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琳颇为自豪":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有各级非遗项目61项,其中,满族剪纸、布糊画、木作技艺、铁编技艺最能体现丰宁特色。这些也是我们当地的重点特色扶贫项目。"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承德境内,地处燕山北麓和内蒙古高原南缘,县名取自"丰芜康宁"之意
-
田野研究与学科建设:以民间剪纸为个案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实践 2020-06-01
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持续关注,是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的文化视角和实践主题。以民间剪纸为对象的研究过程是漫长的,这个过程不是书斋里的学术探究,而是积极的社会实践,与时代命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中央美术学院与剪纸的缘分扎根在乡村生活的"大课堂",从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民间采风,到改革开放初期民族文化复兴热潮中的乡村剪纸普查,再到21世纪初国家非遗项目启动后中国剪纸申遗等一系列重要实践,中央美术学院三代人是传承并创新剪纸艺术的重要参与者。自21世纪初,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围绕中国剪纸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实践,将非遗新学科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结合起来,推进了全社会对中国民间剪纸作为世界非遗的整体文化认知。近20年来完成了对中国少数民族剪纸传统的调查与研究,推动了学科建设,丰富了面向社会需求的文化遗产实践。剪纸作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民族艺术创作语言,也成为艺术创作现代性探索的新类型。
-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学生素养教育路径研究 ——基于“非遗剪纸”传承创新视域出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指承载着活态流变非物质特性下的工具、实物、工艺品甚至文化场所,其历史延续得益于人的参与性和融入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很多精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剪纸"文化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项目,不仅是民族自我认知的历史依据,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形载体。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青年一代大学生以"非遗剪纸"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根脉的传承和创新是一项重大课题。论文将从"非遗视角"出发,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将"非遗剪纸"与大学生素养教育相融合,创新素养教育路径研究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基于"非遗剪纸"视域探讨如何增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效果、高职学生素养教育成效。
-
数字媒体时代胶东剪纸创新发展及传承思考 2020-06-01
胶东剪纸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造型具有自身地域特色,同时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富含胶东人民的思想与情怀。数字媒体时代下,胶东剪纸在保留原生态剪纸门类的前提下突破瓶颈,结合时代进行改革创新,融合产业、教育等进行产、学、研多方位发展。以上为其他剪纸类非遗的发展提供技术路线及经验参考。
-
非遗传承人的创业意识研究——以“海派剪纸”的创业实践为例 2020-06-01
非遗创业是生产性保护的必要路径,传承人是非遗的“文化持有者”,应当是非遗创业的核心群体。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剪纸”创业实践的案例,分析非遗传承人要具备几个重要的创业意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是创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市场认同意识是非遗创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非遗产品的创新意识是创业企业的生命力。这三种创业意识是基于非遗资源真实性、传承性、认同性等本质特点提出的,其根本旨归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
科技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研究 ——以孝感雕花剪纸为例 2020-06-01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时代考验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级非遗孝感雕花剪纸保护传承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传承人培养、资金支持、非遗数字化保护及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驱动下,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赋予孝感雕花剪纸新的时代内涵,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中阳剪纸手工艺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研究在我国发达地区已经展开,学术界对"非遗"进高校课堂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中阳剪纸进课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2011年吕梁学院艺术系开设"剪纸手工艺"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中阳剪纸手工艺进课堂存在教学持续性差、创新发展难的困境,传统手工艺"非遗进课堂",应该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田野考察,带领学生了解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手艺,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让"非遗"成为"建造未来政治文化经济的资源,成为新的文化生长的种子和基因"。
-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研究 ——以和林格尔剪纸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国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但是也存在着问题,如缺乏政策与资金支持、培养人数少、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成型等。做好宣传工作、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信息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以剪纸内在价值的提升反促人才培养、继续推进非遗课程进校园等,是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工作的长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