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

共检索到 13 条数据

  • 基于社区教育传播途径的南通蓝印花布的推广研究 2020-06-01

    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独特的制作工艺、 蓝白相间的色调,蕴含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追求及地方独特的造物哲学.通过社区教育途径让南通蓝印花布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走进社区,是全方位传承非遗的有效手段.文章主要从南通蓝印花布渗入社区教育的意义分析入手,就南通蓝印花布艺术渗社区教育的方法发表了粗浅的看法.

  • 流淌着的华夏文明 ——揭开大运河非遗的“文化密码”(中) 2020-06-01

    千年流淌的京杭大运河,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如果愿意静下心来细赏这场非遗展,倾听百余项非遗精品共述的这段运河传奇,相信你不仅能近距离体味传统工艺的文化根基与美学风格,甚至能听见这些非遗珍宝在当代重新焕发活力的"呼吸"声。

  •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紫金奖”金奖作品《昔蓝,惜蓝》解析 2020-06-01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乡间。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以南通二甲镇为例,探索"文化+"乡村振兴模式,挖掘乡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将文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系统组织与既有空间环境的系统改造相结合,使乡村的产业振兴、农民增富与村镇环境的优化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综合事业,由此催生富有生命力的特色田园乡村,也由此实现民间非遗技艺的可持续活态传承。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南通板鹞:空中交响乐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江苏南通是我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盛产板鹞,为全国绝无仅有。2006年5月20日,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南鹞北鸢两大流派的风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南通板鹞以其形同门板而得名,以巨大、彩画、布满哨子、音量宏亮而成特色。大六角风筝最常见,数个小六角风

  • 文旅部非遗保护中心就“中国珠算”人类非遗项目年度保护工作开展调研 2020-06-01

    2018年10月15日至16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简称非遗保护中心)调研组一行4人,就"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的保护计划制定及实施情况在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调研。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简称中珠协)会长刘建华、常务副会长程北平、副会长汪以力、陆萍、秘书长赵相翼等陪同调研并出席相关活动。浙江大学副教授陈飞燕和有关省市珠协负责人等应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