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 条数据
-
让非遗流行起来 2020-06-01
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的非遗事业已走过13年的时间,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了1372项,其中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两部清宫剧中展现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让很多年轻人了解非遗、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匠心。可以说,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DNA,更是我们的根与魂。
-
乡土旅游背景下南涧“彝族跳菜”文化的产业化探究 2020-06-01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非遗保护方式。自2008年6月南涧"彝族跳菜"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日趋兴盛的"跳菜"表演逐渐成为当地旅游发展中的一项特色产业。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对"跳菜"文化在开发中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为非遗产业化提供一个参考案例。
-
通过文化自愈机制来探索非遗的深层意义 2020-06-01
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非遗保护运动在中国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十多年了。国家、省、市、县级政府和有关机构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并对挖掘、整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各地非遗名录中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在当代人的记忆中并没
-
人参文化内涵的开山、开秤与开锅 2020-06-01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吉林省抚松县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入选,是当时白山市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采参习俗,实际就是放山习俗,放山习俗是放山人祖祖辈辈在放山劳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山规民俗,以约束放山人的行为,更好地将放山劳动传承下去。所谓放山,即人们上山搜寻采挖野山参劳动的简称。采参习俗是人参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开山活动、开秤活动以及祭拜山神老把头活动等等,均
-
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从娃娃抓起已成共识 ——非遗入校:固本铸魂打底色 2020-06-01
截止2017年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00多项。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已建立起从县级、市级、省级、再到国家级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许多学校将本地非遗文化课程引入校园,聘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
-
非遗进校园 2020-06-01
断层中衔接需持续拓展与普及,长期打磨才能“手艺到家”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已建立起从县级、省市级、再到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止2017年底,通过审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00多项。近年来,许多学校将本地非遗文化引入校本课程,聘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非遗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进步。
-
景德镇古窑——带你品味国家文化遗产技艺 2020-06-01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白美丽,你眼带笑意……”周杰伦的《青花瓷》唱遍了全世界。青花之美,遗世而立,淬火千年,蓦然回首,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历经浮华与沧桑,却依旧安静地在时光的尽头,等待与你的相遇。一项技艺一座城。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可以观看体验到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活”。
-
楚雄地区彝族民间音乐的传习实践思路 2020-06-01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时,指出“应把非遗人才培养与教育结合,大量培养下一代传承人,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人才保障”。作为保护与传承楚雄彝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楚雄师范学院作为楚雄唯一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推进区域文化发展和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使命。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的地域特征,挖掘楚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推动地方教育的本土化教学进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