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97)

共检索到 97 条数据

  • 立足传承保护 走向现代审美——壮剧《牵云崖》排演的美学价值 2020-06-01

    2006年6月,壮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成为壮剧“非遗”的传承基地,壮剧艺术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一个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乃至对一个剧种传承发展的研究,有赖于该剧种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戏剧作品,只有在不断的排演创作的“活体”践行中,才有可能真正深化对该剧种本体的认识,走出一条承袭传统、探求新杼、积累经验、固本求新之路。广西戏剧院壮剧团自2006年进

  • 国家级非遗“山西民间舞蹈”的当代价值 2020-06-01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也被誉为“民间舞的海洋”,其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至今已有1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民间舞蹈的传统功能是祭祀祈福、凝聚力量、愉悦身心。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国家级非遗“山西民间舞蹈”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大众文化认知水平的提升;对高校舞蹈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保护国家级非遗“山西民间舞蹈”,保持其文化性和自然性,增强其生命力,使其能紧跟时代步伐继续前进,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之举。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合理性探析 2020-06-01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是落实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最有效的执行者和实践者。目前,我国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已基本形成以事业单位主导,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辅的格局,这对于弥补和完善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缺失而造成的空白是有利的。但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的确立能否对非遗项目在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做好传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与此同时,文旅融合下,不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涉及不同主管部门,亟需综合处理部门来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单位进行有效的科学化管理。

  • 徽州木雕的杰作:卢村木雕楼 2020-06-01

    2006年5月20日,“徽州木雕”与"徽州石雕"“徽州砖雕”并称为"徽州三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倘若要推举"徽州木雕"的代表之作的话,安徽省黟县卢村的"木雕楼",是最最没有争议的共识了。

  • 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整理研究 2020-06-01

    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指在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纺织产业发展,使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国家级纺织类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对于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对于国家级

  • 通化师范学院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创佳绩 2020-06-01

    通化师范学院非遗传承目前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四级非遗名录30个非遗项目。其中世界级1项(长白山满族剪纸)、国家级2项(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省级16项、市级14项。2018年我校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再获佳绩:新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基地1个;长白山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刺绣”“根

  • 传承点亮浙江非遗之美 2020-06-01

    在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蝉联“四连冠”,共有217项“国遗”项目入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作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浙江的许多实践与探索都走在全国前列。在新起点上,浙江进一步提出,以“四大体系”为抓手、“五化建设”为方向、“七大工程”为载体,切实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全面构筑非遗科学保护新格局

  • 通过文化自愈机制来探索非遗的深层意义 2020-06-01

    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非遗保护运动在中国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十多年了。国家、省、市、县级政府和有关机构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并对挖掘、整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各地非遗名录中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在当代人的记忆中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