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7 条数据
-
让非遗流行起来 2020-06-01
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的非遗事业已走过13年的时间,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了1372项,其中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两部清宫剧中展现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让很多年轻人了解非遗、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匠心。可以说,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DNA,更是我们的根与魂。
-
胶州“非遗”——茂腔、秧歌登上国际舞台 2020-06-01
拥有4500多年历史的胶州,仅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6项,其中胶州秧歌和茂腔更是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胶州的"文化特产"。而胶州并未将这份独有的"非遗"优势束之高阁,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这项非遗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出去,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甚至赴欧洲巡演,打响了这块响当当的文化招牌。
-
《乡里乡亲》创作与楚剧“非遗”的活态传承保护 2020-06-01
楚剧自2006年登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生存环境由纯粹企业性质直接推向市场,转向以保护与传承为主,逐步从个体技艺传承到剧团创作与演出等多个层面推进。大批楚剧民间剧团的兴起,多层面的观众涌入剧场等现象,虽无法与昔日戏曲繁荣时的红火同日而语,但楚剧专业剧团在"好戏不多,烂戏不少"的现实环境下,依然有较为成功剧目创作项目,将楚剧"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处置得恰如其分,则是可喜的进步。
-
东明粮画:1700年的“精神食粮” 2020-06-01
不久前,国家级非遗项目“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在外交部蓝厅为世界展示了如何用五谷杂粮拼粘吉祥图案。东明粮画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古代的五谷祭祀活动,始于民间,传于民间,兴于盛世,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艺人利用粮食、草籽、菜籽、花种等颗粒的自然形状和颜色,经过防腐处理后,加之染、切、拼、粘、排、雕等工艺,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在木板或瓷盘上拼粘各种吉祥图
-
奇妙芯子艺术在章丘 2020-06-01
章丘芯子是一种集“杂技之惊险、秧歌之情韵、舞蹈之美感”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有270多年历史。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属于章丘芯子队的表演时刻。成年演员抬着铁制的“芯子架”串起花步,芯童站于其上,扮演各种角色,或舞动,或倒立,或翻跟头,既惊险又优美,让围观市民领略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 2020“非遗传承,健康生活”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红拳(网络)大赛举行 2020-06-01
为了贯彻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非遗传承,健康生活"的理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传承弘扬红拳文化遗产、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培养青少年树立"习武修德,爱国强身"的意识,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三原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红拳青少年推广交流中心承办,全国各地红拳推广交流中心协办的2020"非遗传承,健康生活"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红拳(网络)大赛于2020年8月27~30日在西安雅阁会议中心举办。参加开幕式的有:
-
非遗传承,“退出”也是一种保护 2020-06-01
2001年,自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正式开启了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2007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并于翌年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此后,全社会
-
声光流转,记住非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侧记 2020-06-01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2007至2018年,我国共评定306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其中超过400位已经离世。对传承人的技艺和记忆开展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成为非遗保护的当务之急。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对高龄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和传承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并对各类相关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收集,为每位传承人建立专题资源库,并制作记录成果的综述片,进行公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