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 条数据
-
创造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被简称为非遗,具有文化属性。但非遗作为一种政府工作对象,由于出现的时间短,学术界对于非遗的认知和研究存在较多的歧议和争论,这就使它作为文化属性的本质没有得到全面、深刻和广泛的讨论。在此,从非遗这一类独特的文化形态之文化属性的创造和传承角度切入,以人这一主体为核心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代表性传承人、一般性传承人、受众以及传承过程、时间维度、项目的制成品或最终呈现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科学、更逻辑地认知非遗的文化属性表象和本质。
-
鲁西南地区传统音乐的文化属性 2020-06-01
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的载体。山东地区有丰富的传统音乐遗产,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当下,探析山东地区的传统音乐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解释其文化属性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戏曲项目依托民俗活动保持生存活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最好方式,是山东人具有文化认同感的体现。
-
非遗展示馆特色建设初探——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为例 2020-06-01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何建设一个区别于一般性的展品展示博物馆,立足本土特色,多角度,多形式,多手段的特色非遗展示馆,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省非遗博览苑为例,对如何建设特色非遗展示馆进行初步的探讨。
-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属性、分类及路径选择——基于对丝绸之路甘肃段的观照 2020-06-01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属性的不明确,会导致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出现随意性、泛化性等诸多问题,制约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与分类进行了探讨。以丝绸之路甘肃段为重点考察地域,提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增强民族传统体育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创新非遗要素的生产性活态保护思路;构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力度;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
-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与装备研究 2021-08-26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与装备研究
-
主持人语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负载着过去的记忆且联系着当下"我们"的认同感而对当下产生了意义,而意义的获得和我们对意义的认知往往需要学理的探讨来提供启迪。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各具特色,都涉及到非物质化遗产研究中一些重要的原理和命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规律、非遗作为遗产的文化属性以及保护传播方式的当代创新等方面,均能提升我们的认知。《略论明清时期西北民间小戏的传承、传播与"在地化"》一文,以大量的明清时期西北小戏的传承和传播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