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7 条数据
-
对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 2020-06-0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化影像。本文通过记录影像、传播影像这两个方面对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提高创作人员专业素养、加强媒体协作、正确保护合理利用,三个方面对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希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
视觉书写与动态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影像民族志运用* 2020-06-01
在非遗保护愈受各界重视的大背景下,扎堆于政策建议的既有学术探讨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同质性弊端。而影像民族志作为一种多元化动态书写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文本,彰显出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创新性。影像民族志独具一种宣传表述与主体强化的作用,为非遗传承人保护开辟了另一种可能性,但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面临着挑战。作为一种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工具,影像民族志如何能让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产生出巨大的创新活力,还需要更多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的实践原则与方法 ——以广东广播电视台非遗影像节目为例 2020-06-01
在中国近二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从电视到新媒体的影像制作人和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学界对此尚缺乏实操性研究。本文以广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节目为案例,对非遗影像化的伦理原则、内容形式和方法技术进行探讨。非遗影像节目必须在保证环境、人物、事物这三个非遗核心要素真实性呈现的基础上,突破专题片、纪录片的单一形式,遵循非遗项目的本质特性,进行专题片、纪录片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的探索以及综艺、晚会等节目类型的拓展,并且精准地选取精到的非遗材料、用精美的方式加以展示,实现非遗与影像的有机融合。
-
彭水木蜡庄傩戏的数字影像记录方法研究 2020-06-01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方式已从传统的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化的影像记录。在非遗的保护中,数字影像记录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方式。非遗的记录与文物不同,它的复杂性在于需要在对非遗本体进行解构的同时,还需拍摄者去挖掘和整理相关的地方性知识。本文以彭水木蜡庄傩戏的影像记录过程为例,主要从记录什么、怎么记录两个层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影像记录的具体问题。通过个案的分析,从具体的实践中找出合适的方法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保护、研究、传承到消费的过程中,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伦理问题。本文首先陈述所提倡和遵从的伦理原则,强调将学科伦理与日常生活中做人的伦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保护非遗中的记录阶段,然后,以对非遗的影视记录为例,分别论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列举涉及伦理和价值观的学科事例,并具体说明对非遗传统的影视记录中,在理论和技术层面都需要注意的伦理问题。本文希望抛砖引玉,尽早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和学科特点的伦理规则,特别是在民俗学和文化遗产研究领域。
-
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 ——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得以延续的重要要素;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三个文献片和一个综述片的制作。这些作品具有地方性与历史性并存、学术性与完整性并行、艺术性与原生性并举等显著特征。通过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的影像记录,使传承人的珍贵"技—忆"得以长久留存,有助于其多样性传承和传播。
-
非遗类纪录片摄制中VR虚拟技术的运用研究 ——以《苏韵传承》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被国内影视作品广泛接纳,影视类艺术工作者还积极主动地将"非遗"或者那些还未被纳入"非遗"名录里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融入至影视艺术创作中。本文以苏州昆曲为题材,以摄制非遗纪录片《苏韵传承》为案例,旨在突破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研究运用VR虚拟技术拍摄,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代入感,致力于应用更多新型技术方式来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吸引社会各界关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
融合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功能分析 2020-06-01
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性行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有效保护。非遗影像进入传播市场,助推文化活态性、生产性保护,开始成为新议题。本文通过对融合媒体时代影像传播功能的理论分析,以宁夏非遗影像传播实践为样本,探讨了非遗影像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构融合媒体时代非遗影像传播功能系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