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2)

共检索到 12 条数据

  • 创新视阈下徽州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研究 2020-06-01

    徽州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徽州区域文化的精髓。但由于社会转型、文化习俗等变化,很多宝贵的徽州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创新视阈下,培养传统技艺经纪人、创新再生产形式、拓宽保护传承渠道,是保障徽州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

  • 徽州木雕的杰作:卢村木雕楼 2020-06-01

    2006年5月20日,“徽州木雕”与"徽州石雕"“徽州砖雕”并称为"徽州三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倘若要推举"徽州木雕"的代表之作的话,安徽省黟县卢村的"木雕楼",是最最没有争议的共识了。

  • 关于构建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平台的研究——以徽州雕刻技艺APP开发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人文积淀下的文化的产物。目前申报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还是有部分民众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对非遗文化认知还停留在相对浅薄的层次,这种情况多半与宣传、教育等因素有关,加强教育是植入途径的重中之重。为此,从构建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平台研究出发,以徽州雕刻技艺为例,提出网络平台横向发展和竖向传播的途径和方法,给以后的网络实际APP的运营提供理论支撑。

  • 大数据环境中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古徽州特有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徽州非遗”)的辉煌。随着时代的变迁,徽州非遗日渐没落,复兴工作刻不容缓。大数据具有巨量、多源、繁杂的信息属性和预测未来的特性,借助大数据的5V技术方法、思维模式与管理理念,在互联网平台中应用于徽州非遗,可探索出一条适合徽州非遗传播的新途径。徽州非遗文化产品成果的有效转化,凸显了徽州文化精髓,提升了安徽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0-06-01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类型结构齐全,类型分布差异化明显的特点,其中传统技艺类、民俗类、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挖掘保护较充分;(2)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上呈现"核心多,边缘少"的分布特征,形成以屯溪区与歙县为核心的2个高密度核心圈;(3)文化载体传承人数量在古徽州地域内相对富集,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状况;传习基地(所)在空间上呈现地域分布不均衡的格局。最后,从地方文化和地理环境、政府的保护与管理、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

  • 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研究 2020-06-01

    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面临诸多困境,如非遗项目缺少关注、非遗产品自身优势不足、非遗传承人减少及非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应建立健全专有的传承机制,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丰富非遗项目与民众接触形式,着力培养新一代非遗文化传承人。

  •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0-06-01

    徽州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十分密集的地区,在对徽州国家级非遗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及比重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学方法,从发文量、主题聚类与关键词共现、研究作者与机构等方面对CNKI中2006年以来发表的200篇相关文献绘制了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并进行数据分析,尝试揭示十多年来徽州非遗的研究特征与主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者的旅游决策研究 2020-06-01

    文章以黄山市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350份问卷对在黄山市主要的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市场推广、价格水平、地方特色、环境氛围、传统心理倾向、对徽州非遗认知与徽州非遗的旅游决策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对黄山市未来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