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9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95)

共检索到 195 条数据

  • 长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与保护 2020-06-01

    长春建城200多年来,中原农耕文化与土著的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在此交汇,长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下日益形成别具特色。同时,长春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也取得了较多成果。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长春市地处松嫩平原,是松花江流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吉林省非遗文化遗存比较集中的区域。一是东北原住民族特色文化比较突出,主要以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和锡伯族以及汉族文化遗存为主,例如满族口传文化、满族说部、东北二人转、东北大鼓、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应氏奇穴埋线疗法、长春

  • 探究古陶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安徽阜阳北照古陶探究与传承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2020-06-01

    活动背景中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 500年至前2 500年的时代。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古陶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技艺正在被世人所淡忘。为传承和弘扬古陶文化,普及陶艺科学知识,我校邀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照古陶"传承人李俊老师,在和谐路小学成立李俊陶艺工作室。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制作陶艺,探究北照古陶流传至今的原因,从而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

  • 《黔山独秀》作品阐释 ——浅谈电视节目与传统民族文化 2020-06-01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长久以来都是各个媒体的热门选择题材,但是许多知名、大型媒体制作的纪录片、栏目等的选题对象往往都是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人文典故,名人名事等。而我在我的个人作品《黔山独秀》中选择了“花灯”“背带”“盐酸菜”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题材,主要是想体现一些较为冷门的非遗文化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保护和推广,许多非遗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这篇文章则主要着重于如何用节目来展现非遗文化艺术的精美以及探讨它们荣誉兴衰的原因。

  • “杭扇制作技艺”传承的现状与对策 2020-06-01

    2008年杭扇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杭扇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其他非遗手工制作项目一样,单纯的保护性研究无法使其长久发展,只有不断顺应时代、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才是真正让非遗活起来的途径。文章通过杭扇制作技艺传承影响因素及其现状分析,发现若干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黄华山三冬老酒酿造技艺入选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0-06-01

    2019年2月25日,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公布,福矛酒业集团旗下品牌一黄华山乌衣红曲“三冬老”黄酒酿造技艺成功人选“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曾记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福建电视台晚间时段会播出一段有趣的广告:一个胖呼呼的妇女跟两个男子见面后,其中一个男子从怀里一下拎出酒瓶,这时广告词响起“黄华山米烧,顶呱狐!”大家一副喜气洋洋的神态

  • 界首彩陶保护与发展的路径与原则 2020-06-0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引导传统手工艺往产业化道路上去发展来解决它生存的困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在保证它的活态传承基础上合理发展经济?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彩陶为例,剖析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实现繁荣文化与发展经济双赢目的。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策略研究 2020-06-01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而现代学徒制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形式,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策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现代学徒制下其传承的策略,希望可以改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模式,促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 片仔癀:向世界讲述中医药的中国故事 2020-06-01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片仔癀,以其在治肝、抗癌、保健等方面的特色,被列入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2011年,片仔癀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处方及工艺均受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