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81 条数据
-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要点解读 2020-06-01
一、制定背景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开启了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如果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日算起,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
-
用文化塑造品牌——莞城步步高小学用课程托起心中的“莞草”梦 2020-06-01
一、“非遗”进校园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北京已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把“非遗”纳入了学校的教育体系,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及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这项举措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鼓励和支持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参与学校“非遗”课程的开发,编写“非遗”知识读
-
陈法权:非遗守护者 2020-06-01
陈法权是印江自治县文化馆的研究馆员,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9年。他与当地民间艺人特别是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发掘和抢救民间民族文化艺术,为他们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作花灯剧本、编写花灯唱词、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刚开始下乡走访时,部分民间艺人不理解陈法权所做的民间艺术发掘抢救工作,拒绝向他展示各自的“绝技绝活”。陈法权不灰心不气馁,与他们拉家常、聊“绝技绝活”,耐心向艺人们学习求教,逐渐与他们建立了信任。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培训班在杭州开班 2020-06-01
7月2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支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文广新局承办,杭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执行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培训班”在杭IJ、l、1正式开班。
-
那曲市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展演 2020-06-01
近日,那曲市举办了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展示展演、宣传推广那曲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2017"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发布 2020-06-01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文化部非遗司的业务指导下,由光明网主办、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协办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于2018年1月24日圆满结束。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现场发布了“2017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名单。
-
上海市"非遗在社区"工作指导会在长宁召开 2020-06-01
2018年11月13日,为加强非遗在社区工作专业指导,加强各区经验交流,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第二片区)工作现场指导会在天山街道举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尼冰、长宁区文化局局长方雷、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公共文化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葛永铭、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龚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独角戏”代表性传承人姚祺儿、上海大学教授蓝凡、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侯小声、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原副所长方阳应邀出席。
-
群众舞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现代的非遗,如何保留遗迹的自然状态和真实性而减少人造的成分,如何体现民间性而减少官方性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方向。此时群众舞蹈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