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81 条数据
-
论意识在传统文化尤其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 2020-06-01
近年来传统文化处境堪忧,保护非遗的刊物也与日俱增,相应的保护非遗的风声也日趋高涨,然而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笔者认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意识根植于普通大众的心里是首要的环节,因为意识决定行动,即意识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一个社会的进步抑或落后,和谐抑或动荡,归根结底是由人们的意识决定的。所以,当“非遗的重要性”成为一种普遍的系统的共识时,“非遗观”就形成了,保护非遗的任务也将取得建设性成果。本文通过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文化、为什么传统音乐只能保护不能发展,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非遗方面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三方面展开阐述。
-
漫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我国拥有着数量庞大的非遗产物,作为一项“活”的文化产物,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举措。
-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跳出传统传播理念的限制,大胆创新,不断与新技术、新理念融合,特别是通过已经形成了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进行传播,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容,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市场竞争的磨练来提升其自身传播价值,激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文章将结合非遗传播的现状和非遗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可行性分析,来阐述具体传播策略。
-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跳出传统传播理念的限制,大胆创新,不断与新技术、 新理念融合,特别是通过已经形成了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进行传播,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容,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市场竞争的磨练来提升其自身传播价值,激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文章将结合非遗传播的现状和非遗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可行性分析,来阐述具体传播策略.
-
创意活化非遗 ——以东莞非遗墟市为例 2020-06-01
东莞市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0项,资源丰富却又分散,且大部分是作坊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的生产销售形式单一、渠道窄,无论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艺还是其产品,对外宣传的途径少,文化价值未被充分挖掘。一系列的问题鞭策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不断思考要以何种形式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弘扬,促进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绝活”得以展示并保障销售。“东莞非遗墟市”就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个契合,是一个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活化实践。
-
浅析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2020-06-01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加强,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非遗特色小镇建设越来越重视。特色小镇建设中再度把即将消亡的许多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宁波市在浙江这一文化大省影响下,非遗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突出,本文通过对地方典型非遗特色小镇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信息时代下非遗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
-
浅析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2020-06-01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加强,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非遗特色小镇建设越来越重视。特色小镇建设中再度把即将消亡的许多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宁波市在浙江这一文化大省影响下,非遗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突出,本文通过对地方典型非遗特色小镇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信息时代下非遗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
-
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2020-06-01
闽南地区拥有南音、德化白瓷、漆线雕、送王船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镇化、传统文化市场萎缩的影响下,一些传统艺术后继乏人,传承继层,面临着严峻考验。需要政府加大保护非遗的资金投入,大力开展保护非遗的宣传活动,加强保护非遗的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完善非遗法律法规保护机制,同时增强闽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