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81 条数据
-
《辽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出版 2020-06-01
由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编辑整理的《辽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以下简称)于近日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概览》收录了辽宁省内23个国家级和51个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考据翔实的史料、质朴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多视角诠释了辽宁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流变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详细介绍了遗产名录的历史沿革、分布区域、项目特色、文化内涵,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一次科学整合,融学术性、史料性、可读性为一体,对今后的非遗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牛乐:发挥学校平台优势 促进非遗活态发展 2020-06-01
牛乐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所长,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咨询专家2015年起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由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发起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也是我国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后来的发展证明,研培计划的实施契合了《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标准(三) 2020-06-01
优秀的保护实践活动不仅能为人类留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可作为参考,帮助各地的人们更好地保护非遗,交流文化。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挑选了最能体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项目集结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快来了解一下吧!
-
从太和清音进校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2020-06-01
当前,太和清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大多是在太和清音保护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而现今太和清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日渐枯萎,理论研究工作难以保证太和清音“活化石”式的传承。本论文致力于为太和清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寻找新的方式和方法,力将为太和清音非遗的保护传承拓展更多更大的平台,使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奇葩”重放光华。
-
农遗出良品 文化传千年 ——第十七届农交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区侧记 2020-06-01
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身着哈尼族服饰的少女载歌载舞,演绎着来自哈尼梯田稻作系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古歌》,很是"吸睛";3米多长的黑龙江方正剪纸,内容丰富,工艺细腻、制作精美,展示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引来参观者驻足欣赏;哈尼梯田红米、青田田鱼、敖汉小米、从江糯禾、崔庄古冬枣、铜陵白姜等琳琅满目的遗产地农产品,占满展台,令人目不暇接……在第十七届中国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与嬗变* 2020-06-01
发展问题虽是联合国的支柱性议题之一,但文化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非自始就得到认可。长期以来,肯定与否定文化多样性价值的观点同时并存、相互对立。这种转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年)为契机,文化之于发展的重要性终得肯定。在20世纪90年代末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要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政策目标影响下,"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概念被引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中。受制于"文化与发展"国际议题的讨论进程,可持续发展理念进入非遗领域后呈现出活跃、停滞、再活跃的阶段性特点。自2016年修正《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新增可持续发展专章后,该理念在近年非遗名录评审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如今,可持续发展更被认为是国际文化遗产法的一项法律原则。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十年(2021-2030年)的国际背景下,保护非遗的意义将进一步得以拓展。
-
旅游开发中“非遗”保护的资源整合与文化空间再造 ——以“山西非遗里的四季”研学活动为例 2020-06-01
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展"非遗"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和其文化空间再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过程中,侧重"非遗"历史文化价值与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统筹结合,可以加强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收入、游客的互动参与,都可以增加"非遗"项目的实践频次,形成"非遗"存续的新生态。其间要避免"非遗"的破坏性开发,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思考 2020-06-01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多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初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极大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新世纪以来,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取得的重大成绩与非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息息相关。然而,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诸如内容不完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同时,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制定法规制度的实施办法,加强执法检查,增强制度刚性,以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