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贵州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研究 2020-06-0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贵州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贵州武术非遗尚未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四级项目保护名录和传承人保护体系,受外出打工或创业的影响,传承群体趋向老龄化。虽已将大部分武术非遗项目融入学校,但长期坚持练习的参与群体较少,流传区域主要在项目起源地传承,苗族武术流传区域最为广泛,贵州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了许多竞赛表演活动,武术非遗项目技艺水平提升效果明显,有关文献典籍整理的相关工作开展较好。在国家的重视下贵州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
互联网环境下烟台非遗文化的商业化开发路径研究 2020-06-01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 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淘宝、微信、网购、直播蓬勃崛起,传统的非遗文化遭受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忽视,出现失传风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互联网+”烟台非遗项目的商业化开发路径,对非遗文化的探索、保护与传承发扬至关重要。
-
关于非遗文化保护的原则与策略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瑰宝,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历史见证,非遗文化保护是我们的共同职责和历史担当。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以及具体措施,提出要强化立法保护和法规建设、重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作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创新方式方法,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
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大量珍贵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至关重要的类别之一。以江苏省盐城市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阐述民俗类非遗的识别认定、演化规律的遵循、重视民众参与、发展特色旅游等,提出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
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农村儿童高品质童年 ——以民乐县农村小学非遗传承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项时代课题。以学校为平台,从区域非遗项目入手,培养儿童作为非遗传承人,既可传承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儿童活动品质,又可借非遗持久的生命力,为农村儿童打造一个多彩又有厚度的高品质童年。
-
东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SWOT分析* 2020-06-01
东江地域位置特殊、流域文化璀璨,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的东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与移民文化交融的结果。文章运用SWOT分析东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优势在于客家文化特色、群众基础扎实;劣势是活态流变、项目脆弱,表现形式单一、传播方式陈旧;但是存在非遗平台搭建,新媒体发展、新技术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会;威胁来自项目同质化、现代化、工业化冲击。运用SWOT分析,构建非遗SWOT矩阵,即以东江流域丰富的非遗资源为优势,依托政府、社会平台,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会,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
县文化馆在非遗保护中的职能作用探析 2020-06-01
自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中央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县文化馆作为非遗保护的责任单位,应当凭借其特有优势,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县文化馆在充分发挥作用,大力做好该项工作上仍有较大差距.本文意在探析县文化馆在非遗保护中的职能与作用,提出县文化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
-
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非遗馆的建设与思考 2020-06-01
文章通过非遗场馆将遗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展示展演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各地非遗馆建设如火如荼。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背景下,广西非遗馆的建设势在必行。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非遗馆的定位、展陈理念及展示策略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是当前值得探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