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VR技术保护与活化系统构建 2020-06-01
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依借其核心技术优势生成真实、生动的三维仿真系统,是当前国内外各领域、各行业正在积极深入研究的一种技术,可以形成"沉浸"真实环境的感受及体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尤为重要。笔者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同时结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寻求虚拟再现其"非遗"项目,对其"非遗"VR技术保护与活化系统进行构建,以期为展现、保护、活化这些民族的瑰宝提供借鉴。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再现、技术和资源系统等方面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系统。
-
山东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用 2020-06-01
随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公布施行,我国非遗保护工作驶入快车道。山东枣庄历史文化悠久,非遗资源丰富。本文在肯定枣庄非遗保护成就的基础上,梳理分析了枣庄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形成了具有枣庄地方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与活用路径,希望该路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
浅析扶贫村非遗活化路径构建 ——以娄烦县官庄村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积极探索依托地方特色非遗文化实现精准扶贫的新路子,是助力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方式。可以具体的村庄为例,分析以非遗带动乡村脱贫的现实条件,并提出打造乡村脱贫致富的可行性方法:塑造乡村独特IP体系、促进业态升级、坚持政府主导、提高相关主体参与度等。
-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与管理 2020-06-01
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以来,世界各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统称非遗)的抢救以及保护非常重视.对非遗的保护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需求,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围绕非遗档案的特点以及管理进行分析.
-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策略 2020-06-01
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指的就是那些以我们头脑的思想的形态存在,或者是我们人的行为或者是人的技能这样形态呈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我们管它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文化生命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独特价值观的和民族自豪感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渐渐地被大众忽略,这些民族的宝藏就要遗落于祖国的角落,我们需要把宝藏留下来,对于非遗的保护也要从动态出发,静态保护只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不能做到延续与传承。本文就从教育、新媒体、生活三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活态传承研究策略。
-
农村寄宿制学校非遗文化的传承策略 2020-0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关系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非遗文化的传承却受
-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可能 2020-06-01
顾润生:贵校"指向‘有根新人’的儿童非遗体验空间的建构"项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万莺燕:我们学校自2009年8月建校以来,始终坚守"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的办学理念。"有根新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希望我们的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文化自信,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2010年,学校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2015年学校进行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场馆、校园环境、外围空间等的建构,逐步打造了"非遗馆"和"地球村"两大特色场馆、"春晓犁园"和"快乐厨
-
新媒体时代“非遗”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2020-06-01
对于非物质遗产文化可以简称为非遗文化,非遗文化属于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在目前实施的非遗文化保护领域中,相关部门正在尝试将新媒体手段作为文化传播媒介,搭建新媒体的非遗传播平台。进入新媒体时代,民众对于非遗文化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来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达到明显增强非遗文化传播实效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