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从民间传统到现代竞技 ——基于嘉兴掼牛竞技身份迭新历程的考察 2020-06-01

    近十余年来,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火热开展为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在内的诸多文化项目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改变了项目原有的形态。国家级非遗项目嘉兴掼牛便是这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它在当下的寻路与发展,正是处于非遗框架的重新定义、大众的“他者化”凝视、自身身份迭新等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民族志观察可以发现,嘉兴掼牛与当下生活的接洽之处,实则蕴含于其不囿于“非遗”概念的传统竞技与表演属性当中。随着非遗保护政策的推进与完善,嘉兴掼牛也经历了对自己身份迭新过程的再度审视和重新认知。在众声喧哗的当下社会,把握并彰显项目固有的文化特质、寻找其自身与现代文明的接洽之处,或可成为同类传统项目较为恰适的发展路径。

  • 虚拟在场:手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视频中的场景建构 2020-06-01

    本文在场景理论视域下探讨短视频对手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分析手艺类非遗短视频的特点,再根据场景背景分析使用短视频形式进行场景建构传播非遗手艺。短视频风行的时代,非遗手艺以短视频的方式展示,有助于非遗手艺在当下得以存续。

  • 新时代下社火民俗的现状调查与传承对策研究——以关中地区陇州社火为例 2020-06-01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中,中华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与快节奏流行文化的夹缝中举步维艰。陇州社火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群众性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活动。以对陇州社火、其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及对于陇县当地文化、社会及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作为起笔,通过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上采访的方式作了深入调研,详细描述并分析了陇州社火在传承发展中存在问题及现有解决措施,最后从政府、社会和社火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非遗保护联合示范区、提高社火从业人员薪资水平等多个中肯的改良建议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此举对于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2020-06-01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增进民族精神认同的重要基础。做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能够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我国拥有丰富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以来,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旧存在大量的问题,因此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和对策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正是以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传统武术文化非遗文化传承的发展困境,展开分析调查旨在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让遗产"活起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指明了方向.非遗传承应立足于社会实践,在保护、利用中诠释和丰富其价值.深挖非遗文化元素,与文化创意产业(下简称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成为非遗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通过研究认为非遗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多元主体参与,搭建平台,研发文创产品,借助线下、线上双渠道推向市场到达目标受众以实现政府、非遗所在地社区组织及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三方共赢,即"1+1+2+3"模式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访谈提纲的设计原则* 2020-06-01

    访谈提纲的设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的前置环节,其设计原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口述档案的可信度和效果。文章从理性尊重、聚焦项目、维护差异、逐层深入四个方面探讨了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访谈提纲的设计原则。

  • 文化经纪与活态遗产培育:比利时豪特姆年市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相关问题 2020-06-01

    如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进行反思,使乡村的行动者能够应对当前的现实和发展,是一项挑战。“豪特姆年市:圣利芬斯-豪特姆冬季集市及畜牧市场”是比利时201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项目,反映了乡村背景下露天市场的集市和畜牧市场文化。从长远来看,关于项目最近(列入名录之前和之后)和当下的演变,应在更广泛的制度背景下加以考虑。考察该项目的演变,可以探讨调动非遗保护范式和/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对其发展是否有益;反思通过短链或长途贸易产生的“集市”模式在21世纪的意义,特别是面临的与动物有关的问题。通过与《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新增的第六章及处理问题的成果导向框架相结合,该项目也可以体现遗产概念或当代保护方法如何发挥作用。

  •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旅游活化的 SWOT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是"非遗"保护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个地区情况不同,决定了"非遗"活化的方式也不同,"非遗"的旅游活化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本文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为例,运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分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旅游活化的内外部环境,其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极拳旅游活化的路径,包括保证旅游产品的体验优先、科技赋能、新媒体宣传营销、与其他景区联合、重视康养旅游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