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整理研究 2020-06-01

    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指在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纺织产业发展,使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国家级纺织类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对于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对于国家级

  • 非遗传承 创享美好 2020-06-01

    夏威夷草裙舞、兰州太平鼓、泸州雨坛彩龙……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热闹开幕,8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100余个非遗项目、5600余名代表齐聚成都,共襄盛会

  • “熔古铸今从蛋壳陶说起” ——非遗视觉下黑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齐河东夷黑陶文化研究中心举办 2020-06-01

    [本刊讯]2019年6月3日上午,在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基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非遗研培中心主办,齐河东夷黑陶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熔古铸今从蛋壳陶说起”——非遗视觉下黑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齐河东夷黑陶文化研究中心举办。来自中国陶瓷馆、龙山文化博物馆、山东非遗研培基地、《山东陶瓷》、《中国陶艺研究》、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

  • 对曲艺现代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 2020-06-01

    2019年7月,文旅部发布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的政策,对曲艺的传承发展进行了专项部署。2019年9月6日至10日,由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及山东省文旅厅等主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济南举办,让济南这个曾经的曲艺大码头一时间仿佛再现当年"书山曲海"的盛景。曲艺周这样的文化活动,既是《计划》中提到的"组织演出活动"措施的一部分,也

  • 盛世华诞 非遗争艳 2020-06-01

    桂子云外飘,虎舞团圆跃。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本刊采访了几位传承非遗技艺的老年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精彩世界,了解我国珍贵的非遗文化。贺三福:糖人传承变化多贺三福,老北京糖人的传承人,北京华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员。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据传有600多年的历

  • 熏陶渐染 成就未来——“蒲公英行动”与“少年非遗” 2020-06-0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有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等13个世居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一、“蒲公英行动”牵手“少年非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国际性课题。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和文化基因是我们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传播媒介的活态文化遗产,因此,人的传承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少年非遗”这一概念

  • 非遗美学:传承、创意与互享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保护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所谓“非物质”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当传统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中衍生出“非遗”,关于文化遗产的认识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文化遗产不再仅仅是以实物确认、以商品价值计量的物质财富。

  • 不起眼的麦秆变身记 2020-06-01

    4月17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的一项非遗推广活动上,一名65岁的妇女将自己手工编织的麦秆花篮摆上了展台,引来游客驻足观赏。"哇,手工好精细!"围观的人们忍不住赞叹。花篮的主人,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保麦秆花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奎鲜,她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学习麦秆花篮技艺,40年来,靠着一双巧手,她将不起眼的麦秆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