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走向消费”——从民俗文化到消费资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6-01
从消费社会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释,赋予消费这一日常行为以文化的灵性,消费文化便伴随着各种物象符号的生成、情感体验与实践活动。文化消费不仅满足非遗作为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承载着消费民俗文化的经济运作,就像鲍德里亚所言,它以一种符号化激发人们的联想,它是有文化符号的"商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案入手,研究发现,当非遗与消费联系在一起,它便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它突出的是经济世界的结构化原则与符号化实践,可以从多元文化与消费社会、非遗效应、文化媒介传播这几个维度去理解。
-
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2020-06-01
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追求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对建设精神文明做出了许多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重点工作。各级文化馆作为本地区非遗研究和保护的主体,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
非遗美学:传承、创意与互享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依附、蕴涵在文字记载和物质遗迹内部的精神内涵,主要是特定文化群体通过民间口传、实践和习俗传承的感知、体验与叙述等活态审美经验。以活态方式传承的民间审美文化具有不同于经典艺术和美学的特殊美学形态、内涵和价值,因而需要建设基于活态传承的非遗美学。非遗的审美特质在于它体现的是民间文化内在生命力,活态传承就意味着给文化发展带来生命活力的创新,文化创意生产就是从埋藏在集体无意识的历史记忆资源中不断地采掘、提炼和重新创造生成新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非遗美学的审美创意来自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文化群体各具特色的文化生产,表达的是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这种文化多样性创造的意义在于唤醒当代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群体自身的集体记忆与情感认同,不同文化之间通过交互镜像化的自我反省和批判寻求文化互享的交互主体性。
-
交互设计理念下非遗文化活态传承设计必要性研究 ——以炉霍县郎卡杰唐卡为例 2020-06-01
地方性、小众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容易被忽视,传播受阻、发展滞后.万物互联,交互设计为非遗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巨大的时代变革使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展,也为郎卡杰唐卡为代表的小众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振兴的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意素材,文化创意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在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产业融合的现状和影响,提出将二者融合并且利用非遗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属性振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方法。
-
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非遗外宣文本翻译的文化功能 2020-06-01
跨文化传播指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文化交流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传播活动。翻译研究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活动,具有极强的文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究其本质是一种文化表象,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研究价值。跨文化价值研究一方面可以挖掘不同文化类型的深层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文化本身对社会以及人文交流等领域的积极影响。文章拟研究跨文化视角下的非遗外宣文本翻译,探寻双重文化聚合产生的独特文化功能。
-
文化扶贫背景下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新思路 2020-06-01
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地方的文化记忆,是振兴乡村的基础之一。受到地域及物质、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一直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短板。在目前文化扶贫的背景下,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得到重视,同时,移动互联时代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尤其是网络直播、短视频的兴起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对此,本文分析了当下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困境,并对移动互联时代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新思路进行了探究。
-
羌文化语境下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体系反思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至今,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机制以及与此对应的非遗传承人名录机制。名录机制反映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选择,展示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思路,体现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推动了我国非遗事业的规范化发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羌文化语境下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体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