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民自发性保护的重要性 2020-06-01
我国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往往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术界参与提供理论和政策研究,新闻界、商界参与提供舆论和资金的支持,民众相对于其他各界往往是被忽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探讨民众自发性保护以及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性,以期引出由全民保护到全民自发性保护的一些思考。
-
“非遗”视角下的泰山皮影发展途径探讨——以泰山皮影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生命基因与历史记忆,也是人们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其历史文化价值与文献价值非常宝贵。但是,在当今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很多民间传统手工艺有着无人继承甚至灭亡的困境。泰山皮影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民间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艺术实践而形成的,其艺术创作和表演风格都十分独特,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它突出了强烈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使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给当地群众带来很多的欢乐。为了保存这一艺术,本文从非遗与文化遗产的融合角度探讨其发展路径。
-
中国开展非遗国际贸易的意义与SWOT分析 2020-06-01
开展中华非遗国际贸易,既是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强势文化资本渗透而进行的文化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中国开展非遗国际贸易,有丰富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繁荣中国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顺利实施。
-
浅析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经济的不断发展,给群众的文化意识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开展的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开始为人们所熟知,文化馆凭借特有的优势,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占据着难以被替代的位置.文章首先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在保护、传承非遗的过程中文化馆起到的作用,例如,培训辅导、宣传教育,接下来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文化馆所适用的工作手段,例如,提高人员素质、形成保护和传承意识等,供相关人员参考.
-
中国式健康养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2020-06-01
中国是一个几千年文明一脉相承不曾中断的文明古国,有着无比深厚与丰富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很多就与健康养老有关,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创新型转化和创造性发展而成为发展我国健康养老事业得天独厚的重要资源。把非遗传承与发展养老事业紧紧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而且更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我国自身资源把养老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
民俗与非遗馆的关系 2020-06-01
民俗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间民俗生活所创造,被人民群众享用和传承的物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民俗文物的承载,无论是它的重现、修复、展示,还是研究传承和发展,显得极其重要。对于非遗馆对修复、陈列、展示的保护,也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容小觑。[1]
-
民俗与非遗馆的关系 2020-06-01
民俗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间民俗生活所创造,被人民群众享用和传承的物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民俗文物的承载,无论是它的重现、修复、展示,还是研究传承和发展,显得极其重要。对于非遗馆对修复、陈列、展示的保护,也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容小觑。
-
非遗在群众文化中的价值体现 2020-06-01
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作经验,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非遗对其形成了较为重要的影响。从本质的角度来看,非遗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非遗在群众文化中的价值体现展开一系列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