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音乐院校要切实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 2020-06-01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代相传的文明积淀和文化基因的生命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国家重要的文化资产,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音乐院校如何发挥学术优势,更好地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好音乐文化遗产的重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住非遗学科建设这个关键点,要把音乐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总体学科建设规划,将分散的、被边缘化的、有价值的音乐文化遗产凝聚起来。在艺术学下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方向,在非物质
-
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多的创新突破,而与群众文化工作的结合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方向,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的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为此,本文对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应对策略
-
潍坊“非遗合伙人计划”为非遗赋能 2020-0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既面临着竞争又承受着压力,如何使曾经广受欢迎的非遗项目既能传承好保护好,又能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了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巨大挑战和机遇。潍坊作为鲁东明珠,历史文化底蕴
-
浅析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发展 2020-06-01
安康市位于陕西最南端,地处“秦头楚尾”,是陕、川、鄂、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汉江由西向东横贯而过,构成了“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安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丰富,涵盖面较广。本文以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例,从非遗保护工作现状概况、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方法和成效、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等方面,浅析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发展
-
纺织非遗讲好中国故事 2020-06-01
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即将于今年11月上旬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举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纺织故事,不断铸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纺织传统技艺新辉煌。肩负着这样的使命,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即将于今年11月上旬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举行。在去年首届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进一步提升大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步完善交流与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研究 2020-06-01
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作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力量,而非遗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人的保护。当前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不够,众多传承人生活水平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认同感较低。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
非遗文化传播视域下产品文创的发展路径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遗在现今社会转型时期遭遇后继无人、关注度低的发展瓶颈,在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要求下,提升非遗产品文创性及扩大传播影响力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
目的·方式·方向——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 2020-06-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记录是一项基础工作,记录指的是完整考察某项有关文化,并维持更新动态,将这一发展变迁过程记录入库。构建非遗名录应能进能出,抓大放小,对于一些非遗项目没有太大价值,或是无法进行活态传承实践,不应该强行传承。可通过博物馆物质化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只是保护民间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民间艺术,这些都应转化创新面向市场,有效结合当下的应用场景以及人们审美需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对于其传承环境和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影像记录是非遗传承和保护的主要方式,在新的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从而可创新影像记录形式,能够完善非遗记录、传承和保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