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3)

共检索到 23 条数据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族文化融合分析 2020-06-01

    现阶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我国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语言文字方面、生活习俗方面、宗教信仰方面、服饰文化方面、婚俗文化方这些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并分析了非遗语境下民族文化融合的未来前景。

  • Spring MVC模式下青海非遗工艺品在线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06-01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产生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其中部分工艺品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这些优秀的民族非遗工艺品推广和传播受到很大限制。利用Spring MVC技术和MySQL数据库设计并实现的青海非遗工艺品在线销售系统,既可以促进民族工艺品市场推广,又便于民族工艺品统一销售管理,还可以为青海多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 中国东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及其民族文化特征 2020-06-01

    东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方面,以传统音乐、民俗、曲艺类为主体,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次之,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民间文学排在第三层次,这与中国非遗在类型上以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为主体的结构特征差异明显,体现了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上的独特性。同时,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集团集聚和阶梯分布共存的结构特征。在民族文化方面,少数民族的非遗数量丰厚,占据主体地位,多民族交融共生,具有显著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但少数民族的非遗类型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现象。

  • 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非遗保护的角色与功能* 2020-06-01

    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充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空间、保护主体与交流中心三个角色,相应地发挥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展示、教育传习与传播保护三个主要功能。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属于一种独特的非遗保护新模式,其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场域,或隐或现涉及学界、社会、政府与商界等多方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变迁、文化表述与身份认同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2020-06-01

    文章首先介绍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优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传与旅游景区融合发展。之后分析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未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人民群众缺少旅游开发理念。最后探讨了促进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合理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布局;树立品牌理念,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价值;整合"非遗"文化,避免文化重叠。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以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化趋势发展研究 2020-06-01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但依然存在保护不当和开发乏力的现实问题.如何做好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是处于转型期社会的根本任务之一.本文在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强调辽宁非遗的保护措施及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浅谈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 2020-06-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并对保护现状成果进行说明,以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索政府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项目保护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 熏陶渐染 成就未来——“蒲公英行动”与“少年非遗” 2020-06-0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有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等13个世居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一、“蒲公英行动”牵手“少年非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国际性课题。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和文化基因是我们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传播媒介的活态文化遗产,因此,人的传承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少年非遗”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