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 条数据
-
“非遗+”:破解传统技艺传承发展难题的新途径 —— 以沐川草龙编扎技艺为例 2020-06-01
家族传承规模小,技艺复杂收益少,传承保护招徒难,文旅结合渗透低,潜在市场拓展弱,保护发展财力紧,这是当前沐川草龙编扎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遵循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发展的要求,以“非遗+部门”形成保护合力;“非遗+宣传”辐射文化影响;“非遗+教育”创新传承模式;“非遗+市场”拓展潜在空间等“非遗+”模式,是破解沐川草龙编扎技艺传承与发展困境的新途径。
-
舞出民俗「精气神」 2020-06-01
沐川草龙是产生并流传于乐山市沐川县境内的、由稻草编扎而成的一种龙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古代巴蜀文化的“活化石”。沐川草龙外表是草,龙身是竹子做成。先用本地产的慈竹编扎出龙身、调整好龙筋,再在龙身上依次上草。“最难的就是龙头、龙爪等能体现龙逼真细节的部位。”国家级非遗沐川草龙传承人陈焕彬介绍,将覆盖龙身的稻草剪出整齐的幅度,再排列有序,才能形成龙身的鳞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