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43 条数据
-
幼儿园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必须要全方位、全学段、全过程地融入国民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幼儿园艺术教育以其广泛的范畴、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儿童意识”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渗透也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涵。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仍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还需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幼儿园艺术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质量和水平,使优秀的非遗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
摄影对德宏傣族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保护的价值体现 2020-06-01
傣族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作为傣族民间艺术瑰宝成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并且逐渐得到保护。本文旨通过讨论纪实摄影在云南德宏傣族民间剪纸传承保护过程中作用及价值体现,对纪实摄影与傣族剪纸艺术之间关系进行简要分析,肯定纪实摄影在"非遗"传承和唤起人们关注与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
文化复兴视角下的传统村落脱贫探讨 ——以山西省绛县尧寓村为例 2020-06-01
山西绛县尧寓村整合文化资源,寻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尧的传说"、省级非遗"尧的祭祀"和"尧王故里"、市级非遗"尧香茶制作技艺"等多层次保护体系的支持,以土地观、祖先观、中国观、和合观等传统认知为脱贫攻坚的保障和依托,有效协调着村落人际秩序、人地关系和生产空间的运作。对口单位负责、第一书记帮扶、重整村落空间、区域联动等措施内外结合,推动尧寓村2019年底实现脱贫。尧寓村的案例预示着传统文化复兴与脱贫攻坚可以重新调整人与土地的关系。
-
高校图书馆非遗课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20-06-01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术性的机构,还是校园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各个高校举办的的科研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基本都要有图书馆的支持才能展开。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教育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的开展为模板,加强高校对非遗教育的重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支持和引导,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民宿设计的结合——以成都市周边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充分代表当地的优秀文化艺术特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诉求。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在乡村旅游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艺术魅力,并且能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策略探析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非遗的文化、精神价值放在第一位,同时需要遵循非遗的传承规律。生产性保护和旅游开发是洛阳市非遗商业开发的两种重要途径。唐三彩制作技艺和青铜制作技艺由于与当今人们的审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在非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建立非遗主题公园和让旅客体验寺庙生活,为游客提供深刻的情感体验。
-
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合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意的素材,文化创意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二者间存在最终目的一致、输出方式共通、传承和发展载体同一等共通性,但也存在实践中属性不同、发展指向不同、传统与创新的冲突等矛盾性。利用共通性,协调矛盾性,寻找适合的融合路径,才能促成相互融合的双赢局面。非遗产业化模式、资源整合模式、与新媒体结合开发模式等都是值得尝试的发展路径。
-
“文化+非遗”下的金坛刻纸活态传承与推广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精华,做好活态传承与推广显得尤为关键。金坛刻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独特艺术性。为了让古老的艺术得以弘扬,传承与推广是根本手段。文章从"文化+非遗"视角出发,对金坛刻纸的"生存"现状展开调查,发现金坛刻纸的实用性功能正在锐减、传承方式变革和传承断层问题存在,要通过对金坛刻纸活态传承与推广,制定可行性策略,为金坛刻纸的长远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