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43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化策略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因此属于我国优秀文化的核心,在我国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逐渐增强了对非遗的保护,进而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优秀文化
-
基于生态文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探究 2020-06-01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完善非遗立法保护的目的在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非遗立法保护制度化与规范化。因而,文章围绕非遗保护立法中的不足进行展开,提出了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策略。
-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课程研究 2020-06-01
在全球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认知与教育、传承与创新成了热点话题。该文以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为基础,结合三期非遗剪纸传承人培训和一期非遗雕刻传承人培训的课程设置,通过分析传承人和研究生、大学生各自的特点,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高校研究生、大学生双向培训课程,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和高校教育的互惠,阐述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
中国布老虎艺术及乡村振兴 2020-06-01
布老虎艺术主要存在于中国的北方,通过对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甘肃等五省布老虎艺术近8年时间的田野调查,我们获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布老虎这种流传千年以上的虎文化崇拜的文化活动一直没有中断,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八年来我们采访过的布老虎艺人大多还健在,但她们各自生存状况不同,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喜有忧。喜的是一些艺人已经通过农户加企业的方式将布老虎艺术发扬光大,并带动一方村民致富;忧的是一部分艺人一味创新,改变了当地布老虎的特点,模糊了非遗和创意产品的关系,一部分艺人因为找不到徒弟面临手艺失传的危机。
-
江苏省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与传承策略研究 2020-06-01
基于文献、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针对江苏省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以及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保障经费相对不足、传承人的断层、大众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保护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保护和传承缺乏整体性规划等保护传承困境,提出传承保护策略:提升大众保护和传承意识,推动实现生产性方式保护,拓展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数字化保护方式,完善法规制度体系等。
-
非遗保护视野下广钟的艺术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 2020-06-01
广钟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广钟设计与制作工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但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却面临社会认知度不高、技艺传承人才流失等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广钟这类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发展与现代生活方式,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建设经济和文化强国意义深远。
-
曲阜市大庄绢花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对非遗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非遗文化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亡的危险。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传承和光大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曲阜大庄绢花的身世,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传承和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
浅谈巫溪非遗保护现状与发展 2020-06-01
通过对巫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巫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重点探讨巫溪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从文化生态场域重构、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在教育教学中传承是三个角度来探究巫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