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93)

共检索到 93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人文生态的影响研究 2020-06-01

    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具有文化主导优势的文化传播载体,在非遗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的整体人文生态也起着良性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人文生态以及高校人文生态释义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人文生态的关联阐释,由此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人文生态产生的系列影响。

  • 非遗进校园实践研究 ——以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2020-06-01

    为有效开展整体性保护工作,做到见物见人见生活,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推进整体性保护过程中狠抓非遗进校园传承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

  •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研究 2020-06-01

    本文主要是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生态环境,传承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营造非遗的适应生态环境是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基础。大力倡导和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和积累非遗的广大受众,是扩展非遗生存空间的有效方法

  • 基于生态文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探究 2020-06-01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完善非遗立法保护的目的在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非遗立法保护制度化与规范化。因而,文章围绕非遗保护立法中的不足进行展开,提出了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策略。

  • 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国家的宝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传承延续,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就是我们在新时代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指南.新时代的非遗保护重点在传承,如何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下去,本文试做分析.

  • 试从文化生态视角探讨非遗保护问题 2020-06-01

    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延续、发展,其最根本的动力之源就是文化,但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其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导致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开始走向失落。由于传统文化形式对于外部环境的依存度相对较高,且传统文化的生存和传承能力较为薄弱,这就决定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注重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等进行完善,保障在原有的环境背景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本文就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对非遗保护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 反思非遗保护评价标准的作用 2020-06-01

    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评价标准问题存在着严重偏差,这种偏差在原生态民歌比赛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原生态唱法存在的评价误区,折射出了长期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音乐评价标准存在着严重问题,这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只有对评价标准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打破一元制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才能真正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

  •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020-06-01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非遗保护工作从单一的项目性保护转向关注遗产项目所孕育、依存发展的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具体实践。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全面推进,并已初见规模。在建设工作中,还需要加深认识,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把握好方向。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最初建设背景、定位与目标、核心问题、文化特色、文化旅游与文化生态区关系、政府主导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