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3 条数据
-
左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模式研究* 2020-06-01
本文以广西左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嬗变轨迹为基本线索,借助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大契机,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引入文化生态学理论体系,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结合文献的基本方法,对左江流域非遗保护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准确把握非遗保护的内生要素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从非遗的文化生态特征出发,提出"挖掘—研究—保存—展示—利用"的文化生态保护模式与长效机制,构建生态、经济、政府、社会、市场、居民等参与主体多元化的非遗文化生态保护模式。
-
关于设立浦江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思考与研究 2020-06-01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如地区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由此构成文化生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非遗文化的完整性,我国专门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本文就从"文化生态保护区"角度对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研究,试图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重构与适应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生态是指非遗文化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系统,而文化生态环境则是指主体进行文化的创作与传播等各项活动所需依存的环境和条件。国内外针对文化生态应用到非遗保护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或使用生态学的概念及理论研究非遗保护,研究不同非遗文化生态环境的内容较少。刘锡诚在《传承与传承人论》一文中认为,非遗是一种变化的文化,其形态以及内涵像水一样,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而是会随着时间流逝发生“嬗变”。孙传明和刘梦
-
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 2020-06-01
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成立于2004年底,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第一批试点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建馆十余年来,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在非遗文化保护上建功卓著,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指引了新方向.本文就将从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出发,介绍生态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下所处的困境.
-
“文化自觉”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以国家级非遗“赶茶场”为例 2020-06-01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构者和传承者,唯有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的回归,才能实现非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存续和活态保护。文章阐述了"文化自觉"的理念以及其在非遗保护中的倡导,在对国家级非遗"赶茶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非遗和民众生活的强关联性,民众对非遗传承的自主选择以及非遗传承路径的创新。
-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以重庆武隆非遗外宣英译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与自然交互活动的产物,其翻译在本质上具有生态性。在进行非遗外宣翻译时,译者必须遵循三个生态翻译学原则:整体联系、平衡和谐以及体现生态美学。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实地考察了重庆武隆仙女山风景区内非遗外宣英译的若干文本后,发现其存在翻译内容选择有失、翻译策略运用不当以及修辞手法使用欠佳的问题。译者应在对非遗生态文化有良好的适应之后,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来进行应对。
-
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0-06-01
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探讨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剖析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并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基于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打造"非遗+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建立商洛花鼓旅游生态园区、开展文化实景演出、开发非遗文创旅游产品等一系列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州非遗类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困境与路径探析* 2020-06-01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适应文化生态变迁的过程中,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进行了深度融合。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需要遵循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和非遗保护的一般性原则。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突显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以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作为设计导向、建立起设计保障体系、注重打造旅游文创产品品牌、推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把握乡村振兴这一非遗类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