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 条数据
-
非遗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优化路径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相关节目的编排与制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因此对相关节目的风格、内容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当前非遗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问题与不足出发,对非遗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要点加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路径。
-
非遗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与提升 ——以《一起传承吧》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遗文化缺席文化类电视节目体系的情况下,《一起传承吧》节目积极创新,将非遗文化与电视节目有机结合,在节目设计、内容题材和风格定位上迈出了大胆的一步。然而,节目在展现力、诠释力、传承力和吸引力等方面依然不足。新时代,优化非遗文化类电视节目,必须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代言形式和传承形式,更扎实地推进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的实践原则与方法 ——以广东广播电视台非遗影像节目为例 2020-06-01
在中国近二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从电视到新媒体的影像制作人和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学界对此尚缺乏实操性研究。本文以广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节目为案例,对非遗影像化的伦理原则、内容形式和方法技术进行探讨。非遗影像节目必须在保证环境、人物、事物这三个非遗核心要素真实性呈现的基础上,突破专题片、纪录片的单一形式,遵循非遗项目的本质特性,进行专题片、纪录片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的探索以及综艺、晚会等节目类型的拓展,并且精准地选取精到的非遗材料、用精美的方式加以展示,实现非遗与影像的有机融合。
-
《黔山独秀》作品阐释 ——浅谈电视节目与传统民族文化 2020-06-01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长久以来都是各个媒体的热门选择题材,但是许多知名、大型媒体制作的纪录片、栏目等的选题对象往往都是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人文典故,名人名事等。而我在我的个人作品《黔山独秀》中选择了“花灯”“背带”“盐酸菜”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题材,主要是想体现一些较为冷门的非遗文化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保护和推广,许多非遗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这篇文章则主要着重于如何用节目来展现非遗文化艺术的精美以及探讨它们荣誉兴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