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3 条数据
-
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解构与重构研究 ——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 2020-06-01
文章以列斐伏尔的"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和再现空间"空间三元辩证法对大运河江苏段进行了空间解构与重构,从"空间实践"角度研究其世界遗产区、遗产点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再现"是从政府、开发商两个角度进行揭示,政府为空间生产的规划者、协调者,开发商进一步推进了空间的更新演变;"再现空间"则从沿岸居民和旅游者两方面进行剖析,大运河江苏段开发需要保护沿岸居民的利益,同时,旅游者作为大运河江苏段空间的使用者,可以对旅游区进行空间生产。利用空间三维辩证法对大运河江苏段的空间生产机制进行解析,突出大运河江苏段"千年运河江苏原点"的精神符号,以期改善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抑制遗产地空间商业化氛围,使居民生活空间置换的现象得到改善。
-
非遗展示的传播与接受方式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展示遵循本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在展示空间采用非遗实物展品和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展陈方式,使得非遗在观者与其自然历史背景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非遗信息的传播能够扩大其影响力,加强社会群体的持续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意传播 2020-06-01
随着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拥有较为完善的资料档案,非遗研究的重心逐步从静态的数字化保存,转变为动态的创意开发与传播。在新媒体带来的泛娱乐化、信息碎片化的影响下,非遗文化在创意传播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变异和缺失,如何看待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意开发之间的关系,是当下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认为非遗是发展中的活的文化,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非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意开发带来了非遗文化呈现形式的多元化、传播空间的拓展以及在跨界融合中的引领效应,是对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论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的文化空间建构* 2020-06-01
“文化空间”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建立在历史和空间的辨证关系上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维度。纪录片作为声画并茂的影像载体,在记录仪式、技术和艺术等文化空间表现形式上弥补了传统媒介形式的不足,凸显了纪实影像在构建文化空间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近几年的代表性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进行分析,可见其主要从核心价值的符号化、日常生活的美学化、仪式实践的身体化三个方面进行“文化空间”的建构,并呈现出流动的社会背景下个体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审视与思考。
-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01
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邻近距离分析、区位熵分析等方法,结合Excel数据计算,对吉林省380项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文化区差异、民族聚集和气候水文等三个方面探索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因素,以求为吉林省非遗项目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相关依据。
-
基于地域识别性视角的非遗文化空间构建策略研究——以长沙湘江古镇群等为例 2020-06-01
针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地域识别性丧失和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如何存续的问题,在深入解读地域识别性与文化空间内涵的基础上,认为非遗主导的文化空间建设是提升地域识别性的有效手段;并研究了长沙湘江古镇群建设等非遗资源应用于提升地域识别性的相关实践经验与问题,提出"多层次"管控模式创新、"主题式"文化空间打造与"类型化"文化空间加载3大策略,推动非遗在文化空间设计与运营上的积极应用,以提升地域识别性。
-
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2020-06-01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内5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并在空间分布分析基础上探索经济带非遗分布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上以民俗类和传统技艺类项目为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曲艺类项目较为稀缺。经济带内非遗分布范围广泛,但各市间在分布数量和类型上均存在不均衡性。空间上整体与各类型非遗均呈集聚型分布,且大多以南宁和广州为密度分布主核心区。非遗空间分布主要受流域分布、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
-
ARCGIS 系统在空间信息服务上的应用研究 ——以某市非遗开发保护为例 2020-06-01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与利用水平的重要办法,通过ARCGIS系统在空间信息服务上对其响应的分析,能从相关经济开发利用中加强非遗保护与开发、从非遗利用中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应用ARCGIS系统的基础上,本文还采用SPSS等在ARCGIS中进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多种科学研究分析方法,从而得到非遗产业促进与发展相关的良好相应空间度及对应应的特色激励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