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5 条数据
-
画唐卡,是自己的选择 2020-06-01
走过暗的楼道,尽头拐弯,突然步入一处明亮之地。左面落地长窗,藏蓝色的窗帘拉了一半,窗下一个少年,坐在藏式座椅上,身体前倾,正对着画布专注勾勒。黑色渔夫帽,高鼻浓眉,牙齿雪白,在金色阳光里他就像藏族版吴亦凡。右面展示柜,雕花漆画,色彩与座椅上的暗红绣花毡子配应。这里是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位于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创始人唐卡非遗大师罗珠巴松有事外出,《中国青年》记者釆访了少年的老师、巴珠的哥哥——桑杰,探寻年轻人对唐卡(藏式绘画)文化的继承
-
国家级非遗“嘎尔”传习基地挂牌 2020-06-01
为了进一步体现"嘎尔"代表性传承人及项目持有人的主体地位,遵循非遗的传承规律,6月8日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嘎尔"传习基地挂牌仪式和"嘎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仪式在西藏自治区藏剧团举行。活动现场,自治区藏剧团和拉萨市城关区娘热民间艺术团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嘎尔传习基地"称号。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久等4人成为"嘎尔"新的传承人。"嘎尔"作为西藏艺术的精粹,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嘎尔"历史
-
宁夏:征集非遗资料,开展抢救性保护 2020-06-01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工作人员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全区非遗建档工作进行调研,并接收征集相关资料。据了解,从2007年自治区政府公布的第一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作名录开始
-
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公布施行 2020-06-01
8月20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公布,今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公布实施,填补了红河州非遗传承人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标志着红河州非遗传承人权益保护工作迈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条例》共六章三十条,以立法的形式对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认定、保护传承、保障措施、法律责任进行了规范.
-
贵州绣娘“指尖”功夫绝了 2020-06-01
“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贵州有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大山里的绣娘,抱着娃、绣着花,引领着最新的时尚。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指尖上的传承”非遗手工技艺比赛。来自各村寨的近90名绣娘展现了苗族手工刺绣和苗族蜡染绘画的绝活,以比赛的形式促进非遗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
索南本指尖非遗五谷画——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听力残疾人索南本 2020-06-01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这里是青海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集中,文化资源最具多样性、唯一性和独特性的富矿区,也是尖扎五谷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索南本的家乡。22岁失去听力后,通过7年自学,索南本掌握了五谷画的全部制作技艺,并凭借这门手艺创业脱贫,还对166名残疾人和贫困妇女进行手工技能培训,并安置20位员工就业。韦忠勇,1985年出生,幼年时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致残。初中毕业后,为减轻家中负担,开始出外打工,从事过多种工作。2016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通过发展黑山羊和广西山水牛养殖实现脱贫。脱贫后始终不忘身边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创建养殖合作社带动全村3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全部脱贫“摘帽”。
-
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浅谈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2020-06-01
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众多,各世居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西双版纳非遗文化包括了民族语言、民间文学及口述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具有边疆民族的地域特色与不可替代性的民族文化特质。从2005年以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得到挖掘与保护,使西双版纳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据统计,西双版
-
两岸非遗传承与保护对话研讨会在内蒙古举行 2020-06-01
8月20日,“共同传承共同弘扬——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开幕,20余位非遗专家参与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两岸专家发言的主题有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理论及实践的宏观探讨,亦有藏族《格萨尔》史诗、泉州南音、台湾歌仔戏、台湾鼓吹乐等具体非遗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幕式上,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满宏卫表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