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1 条数据
-
非遗文化话语建构与传播 :以湖南湘绣为例 2020-06-01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是融刺绣、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传统艺术于一体的文化产品。湘绣以中华主流文化传统之闺阁绣为出发点,历经数百年沧桑巨变,面对现代工艺改良、传承人老龄化和商品市场冲击仍砥砺前行,逐步形成包括技艺革新、价值重构和社会认同在内的动态话语体系,其非遗化过程是地方活态文化的历史体现。从艺术和话语风格、传播与话语载体、语境与话语结构三个方面探讨湘绣作为地方文化符号的独特性和体系建构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湘绣话语与湖湘文化话语体系互相呼应,在历史和现代的互文中展现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龙舞”的多模态意义构建 2020-06-01
多模态话语分析随着理论发展的日益深入,逐渐从单一的静态模式发展到对多媒体、多模态的研究,应用研究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关注。因此,多模态话语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应用以及多模态意义建构值得探讨。综合已有的理论,分析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龙舞"传承的方式及其局限性,提出多模态保护和传承方法,借此对该项非遗宣传进行改良、立体构建东海岛人龙舞的形象,吸引国内外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非遗文化。
-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表达的时代话语 2020-06-01
本文立足非遗文化的当下传承与创新发展创作研究现状,阐述并诠释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表达,是非遗自身"文化自觉"客观驱动和新发展理念正确指引的结果,也是文化的视觉转向与当代传媒产品审美创造的客观选择。同时,更是技术进步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举措是时代选择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我们今后的动漫创作有理论启迪意义。
-
从知识、技术到智识传统:“非遗”主题展览的话语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已成为常态。经过多年的发展,"非遗"主题展览已经形成了相对模式化的叙事类型和同质化的发展特征。这一现状反映了多重话语博弈下的行业惯习,同时也体现了非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行政话语所应有的限度。"非遗"主题展览应与强调多元、互动与阐释性的新博物馆学发展趋势相呼应,关注非遗变化与改造的实践性,摆脱"非遗"话语与行业惯习接驳的逻辑自洽,反思性的回归博物馆多线和声的智识传统,从而使非遗与展览的关联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
非遗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构建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门亟待构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涉及历史学、社会学、哲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学科之间的差异使得非遗研究领域存在多重话语交叉和误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我们可以借助对非遗解读模式的探讨,解析当前多学科背景下非遗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为中国非遗学术话语构建和非遗保护研究工作推进提供支撑。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程中的“异化”行为分析 2020-06-01
近年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生产性保护"开发的推动下,对非遗文化胡乱打造、随意包装以及对其文化精神不负责任的传播和解读,使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化"为某些地方、某些人的"生财之道";非遗的传承形式与价值内涵已几近丧失;非遗的传承主体(传承人)也大多丧失了话语权,在"发展创新"的大旗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迎合市场。于是非遗主体主动让位,利用者则反客为主,任意市场化。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我们将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
-
失语与言说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池州傩戏的不同话语与角力 2020-06-01
通过对与傩相关的学术研究与政府文件的话语分析,呈现日常生活实践中多元实践主体的言说的傩与失语的状态,力图整体化、立体化地呈现非遗语境中各层级主体之间相互角力的动态、混杂图景。从话语形成过程、话语限制形式等入手分析知识与权力的内在关系。虽然这样的图景是具有不稳定性、相对性和变化性的,但仍可辨析出其中复杂的权力结构关系。试图勾画出非遗语境中各层级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角力之下所形成的动态而又混杂的图景,借此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例中一些模糊之处,同时反思非遗实践中乡村文化特色化的同时也存在狭义化倾向的现状。
-
和谐话语分析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2020-06-01
本研究基于和谐话语分析视角,对比分析典型世界非遗宣传语料和珠海非遗宣传语料,从内容选择和语言选择两个层面探析两组语料存在的差异,探讨译者在非遗翻译中如何利用和谐话语分析视角,更有策略地在内容和语言上进行选择取舍,以促进非遗的对外传播。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价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