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性、途径及存在问题 ——以非遗进中小学校园为例 2020-06-01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文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年来开展非遗进中小学实践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校园内的传承背景、现状与意义,提出了校园传承重要性及途径的几点思考。
-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介绍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及原则,结合启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从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保护与传承的五项策略,提出要强化政府扶持与引导,强化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强化品牌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强化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互联网+”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进行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非遗”的路径和方法 ,以期形成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新局面。
-
当代民俗影像中的本真性话语 2020-06-01
当代民族志影像中的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由特定话语的表征、编码而呈现出来的。本真性则是今天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话语,民俗或非遗是作为本真生活的意象而被发现、表现的。表征不同于自然的传承,而是以一种自反的形态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应对。这种现实即是现代以来都市大众所遭遇的文化异化,民俗寄托着他们对非异化生存的向往和逃离。
-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模式策略探索 2020-06-01
在我国的街头小巷流传着特别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地方的文化遗产都有着当地的特点以及文化水平。本篇文章针对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对其中文创产品的开发、以及探索文创产品如何销售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有着一定的探索。打造非遗文创专属的平台,结合各种销售方法,创建出有着特色的品牌,形成一条精细的产业线,推动非遗文化的丰富。
-
少数民族博物馆“非遗”展览的问题与对策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是一个地区进行“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面对多样化与多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博物馆在展览模式、展览空间、感官体验、历时叙事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价值,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从博物馆展览模式的探索、主题展览的设定、策展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入手,辩证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博物馆展览的关系。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漫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2020-06-01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积极地开展,对于非遗的保护也成为众多领域研究的课题。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众多学科也参与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于动漫艺术作品中,可谓是一种新的探索途径。文章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漫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从动漫的角度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探讨如何利用非遗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根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新模式的探析也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国内外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经验,以期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制度,进而助力于保护我国非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