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从花甲到垂髫,让非遗走进生活 ——2018“锦绣中华”圆满落幕 2020-06-01
6晚11场,再次走近"锦绣中华"——6月4日~9日,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圆满闭幕。在闭幕秀"苎梦东方"的现场,人潮涌动。从满头银发的花甲老人,到童声稚气的垂髫幼儿,一场全民参与的非遗服饰秀,随着每一套服装的出场,时时传来阵阵惊叹6天来,艺针忆绣、白鹭为霜、白蛇惊变、布衣经纶、云想彝裳、木真湘韵、苗净千寻、挑绣之韵、采蓝之忆、流光溢彩、苎梦东方共计11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服饰秀展演,选取非遗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例,展现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非遗走进美好生活的盛况。
-
传承技艺 守住文化 ——说说咱们身边的非遗传承人 2020-06-01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记载了流逝的岁月,记载了社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唤醒了人们早已渐行渐远的记忆。时移世易,社会快速转型、经济加速发展、消费需求多元,使得一些“非遗”时有人亡技绝的危险,其生存空间不断萎缩、传承者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暨主题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 2020-06-01
2018年9月13日至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大全国性节会之一,非遗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
-
博弈论视角下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2020-06-01
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运用支付矩阵和博弈树等,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各自的最优决策,从而为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路。
-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 龙灯会:进入课程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杨镇"龙灯会"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祭祀活动之一,随着时代的推移,渐渐演变为娱乐乡亲、增加节日气氛的活动,虽然在功能上有所改变,但是龙灯会的技法、套路、伴奏的鼓谱都沿袭了数百年,演变而成现在的杨镇龙灯会表演形式,以适应民间表演的需要。其传承、沿袭的轨迹清晰明了,具有历史保护价值。2007年6月20日,杨镇一街"龙灯会"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民俗与法理该如何平衡 2020-06-01
在赵州桥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民俗“五道古火会”已经流传2000多年了。除了极富观赏性外,五道古火会还起到凝聚乡邻人心、保护传承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作用。2011年,五道古火会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古火会“会头”,近20年来,杨风申每年都会制作200个左右“梨花瓶”等烟花成品进行表演。没想到,古老的非遗技艺会酿出一记“炸弹”。
-
鑫囍缘/鑫囍缘珠宝四大艺术系列亮相深圳珠宝展,匠启东方文脉 2020-06-01
鑫囍缘珠宝四大艺术系列匠作传承非遗经典,匠启东方文脉,于2018深圳国际珠宝展惊艳亮相,收获广泛关注。禧·婚嫁系列鑫囍缘珠宝携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潮绣传承人——康惠芳大师,共同创作“金禧良缘”金线刺绣嫁衣,并以嫁衣元素为创意来源,创作出“禧”系列婚嫁喜饰。将传统与现代并融,创意
-
手捧根书乐天伦 2020-06-01
他,走遍宜昌周边山林,30载寻"根"之旅不言苦;他,笑对癌症,痴迷根书创作不停歇;他,耄耋之年仍雕琢根书精品,传授根书绝活,传播非遗文化。他,就是宜昌市老年大学书法绘画班83岁的学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秦忠良。退休不退志,矢志不渝当好"非遗"传承人走进秦忠良家,会看到满屋悬挂的艺术佳作。与他促膝长谈,一股敬仰、惊叹之情油然而生:他身居斗室,30年创作根书1000余件;他年过八旬,心境淡然,坚持创作不停歇;他靠潜心自学,成为市级"非遗"代表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