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9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915)

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山东启动“非遗月”运河沿线省市齐秀非遗项目 2020-06-01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于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等5省的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 河南新郑, 中原祭祖溯源之旅 2020-06-01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他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 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等领导、专家调研新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近日,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杨建新等领导、专家在新昌县县长李宁,副县长杨哲文等陪同下调研新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 “文化自愈机制”笔谈 2020-06-01

    “文化自愈机制”笔谈是对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和张举文、周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内在逻辑和传承机制》的回应和延伸。上述两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发表于美国《西部民俗》(Western Folklore)2017年第2期的“非遗在中国”专刊。该专刊由周星、高丙中、萧放。

  • 人参文化内涵的开山、开秤与开锅 2020-06-01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吉林省抚松县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入选,是当时白山市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采参习俗,实际就是放山习俗,放山习俗是放山人祖祖辈辈在放山劳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山规民俗,以约束放山人的行为,更好地将放山劳动传承下去。所谓放山,即人们上山搜寻采挖野山参劳动的简称。采参习俗是人参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开山活动、开秤活动以及祭拜山神老把头活动等等,均

  • 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国外巡展纪实 2020-06-01

    意大利站 受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学院之邀,美术与设计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以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项目部分优秀学员和教师,于2016年11月17日,赴意举办优秀剪纸作品展览及剪纸文化交流等活动,那不勒斯美术学院院长热情接待了张鹏院长,双方就此次文化交流进行了洽谈,表达了通过加深两校非遗文化的互动,相互学习与探讨,为保护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的美好心愿。此次展演分为“走入空间-走进社区-走向经典”三站进行。

  • 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宝行业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2020-06-01

    3月2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宝行业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在深爿作为中国珠宝业界的非遗文化传承平台的建立揭幕,Y&M缘与美很荣幸得到了众多领导亲临现场指导,以及珠宝业者的热诚关注和参与。

  •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镇高林村小学 抖空竹:培养终身爱好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抖空竹"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具有10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抖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抖空竹运动在河北省保定市有着悠久的民间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市民喜爱。自2008年至2017年,保定市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保定市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推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空竹)示范城市""全国推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空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