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73 条数据
-
新媒体语境下什邡非遗文化传播方式与保护研究 2020-06-01
四川什邡是著名的晾晒烟生产基地,晾晒烟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其传统晾晒技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及农民思维意识转变,什邡烟草种植面积急剧下降,晾晒烟传统技艺也日渐落寞,为了传承和保护晾晒烟传统技艺,实现传统晒烟文化品牌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什邡晾晒烟传统技艺传承的现状,需要从新媒体视角探究什邡非遗文化传统技艺的推广方式和品牌塑造,促进什邡非遗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
非遗文化融入快递包装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以安徽宣纸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方式是研究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的一项重要任务,探讨非物质文化从"博物馆式"向"活态"传承转变的具体方法成为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安徽宣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一方面可通过提取非遗文化元素,从而对快递包装进行包装设计,经过包裹的形式被广泛传递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构建非遗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认识和理解,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真正达到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非遗文化元素在快递包装盒上的应用设计为快递包装品牌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通过重塑品牌理念和包装设计具体方案,最终达到区别于其他快递品牌的品牌化,创造新的快递品牌趋势。
-
非遗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的探索 ——以苏州民间美术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大批最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动漫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二者的结合能为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注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奥义,同时又能帮助非遗文化进行横向的传播和纵向的传承,是一箭双雕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浅谈包装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共生 ——以谢馥春为例 2020-06-01
扬州谢馥春香粉制作采用天然材料和传统工艺,极具名族特色,其"香、粉、油"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众多"非遗"技艺一样也在当今社会面临着蜕变和重生的严峻考验。本文以谢馥春为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前提探讨包装设计与非遗文化的融合共生。
-
独立学院传承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20-06-01
一、传承现状分析(一)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青岛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拥有诸多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剧、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国家级的有:胶州秧歌、崂山民间故事、茂腔等;省级的有:即墨大欧鸟笼制作技艺、宗家庄木版年画等;市级的有:胶州民歌、平度草编工艺等。青岛非遗保
-
基于语料库的非遗文本翻译研究路径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是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民族文化外宣的重要手段,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宣的有效性。利用语料库对非遗文本翻译进行研究,是提升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具有科学性可靠性等特点。本文旨在探讨利用语料库进行非遗文本翻译研究的路径,指出构建语料库,辅助以计算机统计软件,通过归纳分析,最终提出基于较大规模数据的科学可靠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是持续提高文本的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
-
麻塘:非遗“软实力”变脱贫“硬支撑” 2020-06-01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备受关注,"非遗+旅游"如火如荼。贵州作为非遗大省,长期以来在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既有效激活了非遗的生命力,又增强了文化旅游的向心力。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特推出"跟着非遗游贵州"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
文化活旅游火 2020-06-01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备受关注,"非遗+旅游"如火如荼。贵州作为非遗大省,长期以来在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既有效延续了非遗的生命力,又增强了文化旅游的向心力。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特推出"跟着非遗游贵州"系列报道,本期推出"非遗+演艺"篇,一起看文旅融合绽放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