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58)

共检索到 158 条数据

  • 论舟曲“朵迪”艺术中的社会文化 2020-06-01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及民间歌舞也都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被列进了非遗名单当中。在这其中,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的藏族民间歌舞“朵迪”艺术凭借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显著的地域特征,成为了白龙江上游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

  • 武陵山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现状调查 2020-06-01

    我国民族众多,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非常特色的艺术文化。随着社会对民族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民族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开展武陵山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实现武陵山区民族音乐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 探究泷水民歌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与挑战 2020-06-01

    近年来,国家对"非遗"项目的高度重视再度引起了我们对身边传统文化的寻觅与挖掘.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粤西文化中璀璨的瑰宝,而泷水民歌除了是其中一支彰显民族区域风貌的分流外,更是粤西本土文化教育发展的记录者和弘扬者.泷水民歌在传承中出现的发展问题能较清晰地表现出粤西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探究粤西本土音乐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为其振兴与发展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 “音乐艺术分层理念”关照下的传统音乐遗产保护研究——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2020-06-01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上创造并遗留下既丰富又宝贵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精神财富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所以,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西方发达国家艺术文化的冲击及国内多元艺术文化的挑战,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显得特别重要,应当努力开发和利用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力,使之在保持自身文化传统内涵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经济效益与文化保护齐头并进、相辅相成。《音乐类非物质

  • 我看田青 2020-06-01

    田青,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研究,积极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力推“原生态”唱法、主张文化多样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有较大社会影响。2019年1月,当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 由电视纪录片《侗族大歌》探寻侗戏非遗的多维价值 2020-06-01

    非遗类电视纪录片是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实践目标,以纪录片特有的镜头语言和影像风格将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情怀和美学意蕴直观地呈现给观众,最终唤起观众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1]。《侗族大歌》是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五洲传播公司联合出品的侗族音乐舞蹈类非遗电视纪录片,该剧从歌师潘萨银花教村寨里的人唱侗歌、跳侗舞开始,邀请国家级侗戏代表性传承人杨开元教授为学术总顾问,通过侗族音乐舞蹈非遗项目传承人个人形象与内心的刻画,全景式展现了人与人、人与侗戏、侗戏与社会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观众真切地领悟到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在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文化自省中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哲思。

  • 深情的祭奠——怀念林中树 2020-06-01

    对于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来说,每年的3月28日都是特殊的日子。1986年的这一天,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音乐专家在乔建中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屈家营村,确立了这一古老乐社及所属乐种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距今已有整整32年。屈家营人将这一天视为音乐会复兴的节日,年年举办活动为之庆祝。由此,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多了一个非遗项目——屈家营音乐

  •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非遗传承个案研究 ——以“湖南花鼓戏”为例 2020-06-01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提髙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当前,中国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运动进人非遗后时代,把遗产挖掘出来进人名录并不是终极目标,“非遗后时代”重要任务就是科学保护、广泛传播。在众多的传承方式中,学校是未来国家精英的摇篮,但是髙校作为国家青年的聚集地,却没有重视传统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