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80 条数据
-
高校对非遗项目国际化推广路径研究——以遂宁观音绣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身为中华民众的一员,我们有义务了解这些文化、传承这种文化。高校是教育的桥头堡,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高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到国际化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了解这些问题,找出正确的推广路径,才能够让高校的非遗项目走向国际。
-
“非遗”传承在高校教学中的路径探索 ——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表演(民歌演唱)方向为例 2020-06-01
进入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已是全民行为,高校作为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殿堂,在"非遗"传承路上应该肩负保护传承的责任与义务。分享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民歌演唱方向十来年的办学经验,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师资建设等方面阐述"非遗"名录的内容融入及其在高校课堂的具体做法,探讨"非遗"名录内容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路径,并就"非遗"传承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提出思考,尝试为更科学、高效地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出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人文生态的影响研究 2020-06-01
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具有文化主导优势的文化传播载体,在非遗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的整体人文生态也起着良性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人文生态以及高校人文生态释义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人文生态的关联阐释,由此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人文生态产生的系列影响。
-
构建文化自信背景下地方戏曲传承新天地 ——以耍孩儿进高校课堂为例 2020-06-01
“耍孩儿”作为雁北地区地方戏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蕴含丰富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社会学等各方面知识,凝结着本地域的民风习俗。由于现代多样化文化媒体的冲击,耍孩儿戏在新时期传承发展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地方高校拥有优秀教育资源优势,在“非遗”保护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多渠道开展“耍孩儿戏进课堂”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地方戏的认知,力争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拓新的路径。
-
非遗如何走进高校课堂——以惠山泥人为例 2020-06-01
无锡惠山泥人始于宋盛于清,已有千余年历史,是绽放在太湖之滨的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奇葩。2016年惠山泥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非遗进校园”无疑是现代教育的时代要求,而非遗进高校课堂更是实现国家非遗保护计划正确的选择。本文将以惠山泥人为例,从技艺传承、文化推广、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阐述非遗如何走进高校课堂,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融入高校课堂。
-
高校图书馆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与意义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被视为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高校图书馆作为存储和传播信息的重要科研服务部门,已然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平台,拥有无法比拟的实力和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
音乐表演专业雷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2020-06-01
湛江地处粤西地区,雷剧是粤西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高师院校,理应承担起保护地方民间戏剧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对于粤西"非遗"雷剧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通过课程建设、艺术实践两大板块,探索湛江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驻地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推广到对粤西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楚绣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精髓在漫长的时间里,产生不同程度的流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资源的整合迫在眉睫,前者需要稳定的教育体系予以传承的实现,后者需要吸纳传统工艺的技艺、审美及文化内涵。课题采纳布鲁纳的编码系统和知识结构理论及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作为支撑,探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刺绣工艺美术的融合,构建“四步”式教学模式:一、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二、分解“非遗”要素,将其转化到教学课程中;三、构建实践平台;四、设置多元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