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4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349)

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维吾尔喀群赛乃姆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新疆莎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在乐舞方面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三类,分别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维吾尔喀群赛乃姆、乌孜别克艾希莱·叶莱。其中,维吾尔喀群赛乃姆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一部分。莎车县为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喀群乡地处昆仑山脚下、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因而喀群赛乃姆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交汇及碰撞中,其乐舞具有鲜明的兼容并包的多样性特点。由于喀群赛乃姆是当地特有的传统乐舞艺术,因此,对其的传承与保护一直是莎车县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亦面临不少困难和新的挑战。本文为本刊记者对新疆喀什莎车县的“非遗”保护方面负责人曹晓康和依力哈木·热依木的专访。

  •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要点解读 2020-06-01

    一、制定背景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开启了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如果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日算起,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

  • 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谈非遗保护对推动传统村落建设的作用发挥 2020-06-01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这漫长的农业生产生活中,衍生出了各种门类、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很多传统村落遭到了无法避免的破坏,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因此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并走向没落.传统村落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就如同种子和土壤,只有在特定的人文、地域氛围中才能繁衍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各式各样的文化形式又汲取着其地域农耕文明的养份得以开枝散叶.这些都预示了传统村落的兴衰起落将直接影响到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今天,我将就非遗保护对推动传统村落建设的作用发挥论述.

  • 让非遗流行起来 2020-06-01

    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的非遗事业已走过13年的时间,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了1372项,其中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两部清宫剧中展现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让很多年轻人了解非遗、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匠心。可以说,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DNA,更是我们的根与魂。

  • 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价值研究 2020-06-01

    纪录片是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但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和传播的要求,并且它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叙事和视听艺术的结合,能够完整的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与民俗技艺。通过纪录片这一有效的载体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非遗的保护工作初见成效。文章以淮阳县太昊陵庙会和“泥泥狗”为对象,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纪录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提出建议。

  • 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创产品的融合开发——以东阳蓝印花布为例 2020-06-01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文创产品相融合既可以挖掘非遗文化的创意价值,提升文创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赋予了非遗文化新的活力。文章以东阳非遗——蓝印花布为个案,收集分析其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探讨其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以及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应用于设计实践,意在推动基于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并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有所助益。

  • 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创产品的融合开发——以东阳蓝印花布为例 2020-06-01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文创产品相融合既可以挖掘非遗文化的创意价值,提升文创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赋予了非遗文化新的活力.文章以东阳非遗——蓝印花布为个案,收集分析其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探讨其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以及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应用于设计实践,意在推动基于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并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有所助益.

  • 对江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儒道精神”影响的研究 2020-06-01

    本文通过研究“儒道文化”对江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影响以及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并当前儒道文化对江西地区的影响进了梳理汇总,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了解江西地区的“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