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人参文化内涵的开山、开秤与开锅 2020-06-01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吉林省抚松县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入选,是当时白山市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采参习俗,实际就是放山习俗,放山习俗是放山人祖祖辈辈在放山劳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山规民俗,以约束放山人的行为,更好地将放山劳动传承下去。所谓放山,即人们上山搜寻采挖野山参劳动的简称。采参习俗是人参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开山活动、开秤活动以及祭拜山神老把头活动等等,均
-
印尼钱币上的民间舞蹈 2020-06-01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世界人类学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2016年,印尼发行了新版全套7枚卢比纸币,展现了本国各地区、各族群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在世界钱币界掀起了一股清新的非遗艺术风。印度尼西亚的民间舞蹈反映了印尼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资料显示,印尼有超过700个族群,每个地区和族群都有自己的舞蹈,共有超过3000种原创舞蹈形式。这些舞蹈在政府的支持和运作下,通过艺术
-
当前“非遗”保护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与研究是近些年来兴起的应用型专业。作为一个发展尚未成熟的学科,其在理论知识与方法内容方面比较缺乏完善化。如何建构完善的"非遗"保护研究方法与理论,俨然成为了当前"非遗"保护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此,本文主要结合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及艺术人类学的相关方法论,对非遗保护研究进行深入探索,旨在提升我国"非遗"保护研究的水平。
-
苎梦东方传奇中国草苎梦恭王府 2020-06-01
6月9日,恰值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作为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苎梦东方——非遗服饰秀”在北京恭王府银安殿隆重举行.中国著名时装设计师张义超受邀,携58套“以文化塑根、非遗注魂、夏布为容、安陶作衬、海棠点睛、川剧晕染”的荣昌夏布创意作品,呈现当代时装设计师将传统与时尚有机结合的非遗活化继承成果.
-
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及意义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标志,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得其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独特的使命。本文深入分析了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优势,并探讨了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的沉淀,是国家、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资源。
-
酉阳:文旅融合激活非遗展演 2020-06-01
2018年3月,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龚滩古镇西秦会馆,非物质文化遺产项目展演活动成功举办。来自黑水、可大、天馆、宜居、龚滩等乡镇的国家级和重庆市级非遗传承人,展演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酉阳土家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以及重庆市级非遗项目“龚滩吹打”“面具阳戏”等。 近年来,酉阳大力推进非遗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
-
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国外巡展纪实 2020-06-01
意大利站 受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学院之邀,美术与设计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以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项目部分优秀学员和教师,于2016年11月17日,赴意举办优秀剪纸作品展览及剪纸文化交流等活动,那不勒斯美术学院院长热情接待了张鹏院长,双方就此次文化交流进行了洽谈,表达了通过加深两校非遗文化的互动,相互学习与探讨,为保护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的美好心愿。此次展演分为“走入空间-走进社区-走向经典”三站进行。
-
陈法权:非遗守护者 2020-06-01
陈法权是印江自治县文化馆的研究馆员,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9年。他与当地民间艺人特别是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发掘和抢救民间民族文化艺术,为他们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作花灯剧本、编写花灯唱词、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刚开始下乡走访时,部分民间艺人不理解陈法权所做的民间艺术发掘抢救工作,拒绝向他展示各自的“绝技绝活”。陈法权不灰心不气馁,与他们拉家常、聊“绝技绝活”,耐心向艺人们学习求教,逐渐与他们建立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