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承文化韵 缔珠宝梦 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宝行业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2020-06-01
3月26日,由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宝行业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在金展珠宝广场隆重举行。这个中国珠宝业界独创的,也是唯一的非遗文化传承平台的建立,得到了众多领导及业者的热诚关注和参与。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培训班在杭州开班 2020-06-01
7月2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支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文广新局承办,杭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执行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培训班”在杭IJ、l、1正式开班。
-
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宝行业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2020-06-01
3月2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宝行业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在深爿作为中国珠宝业界的非遗文化传承平台的建立揭幕,Y&M缘与美很荣幸得到了众多领导亲临现场指导,以及珠宝业者的热诚关注和参与。
-
胶州“非遗”——茂腔、秧歌登上国际舞台 2020-06-01
拥有4500多年历史的胶州,仅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6项,其中胶州秧歌和茂腔更是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胶州的"文化特产"。而胶州并未将这份独有的"非遗"优势束之高阁,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这项非遗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出去,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甚至赴欧洲巡演,打响了这块响当当的文化招牌。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 2020-06-01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领域均促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也逐步成为了文化遗产在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途径。通过数字化的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数字为媒介进行图、文、音、像立体化多媒体发展,从而更加广泛地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更加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因此,本文从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形态研究方面对非遗数字化进行研究。
-
浅议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20-06-01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延续,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特征各异,因此,文化工作者要针对不同项目、不同类别、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非遗工作.本文主要就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研究
-
金州龙舞:地方园本课程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 金州龙舞是辽宁金州的传统民俗舞蹈,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金州龙舞及其手工制作技艺,以其独特的制作材料和复杂的制作方法彰显了几代龙舞艺人的智慧,展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2005年,金州龙舞入选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产业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模式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身份之象征和精神传承之载体,更是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主要由地方政府、第三方组织及社会群众等三个群体完成,其中地方政府在该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应该承担起非遗的传承保护以及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责任。黎锦作为海南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以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海南黎族几千年历史的沧桑,表现着黎族文化的点滴,凝聚着黎族人的血与魂。但黎族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黎锦一直以一种黎族特有的方式来传承。现代科技文化的急速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没有文字传承的黎族人民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黎锦时刻面临后继无人甚至是失去传承的危险。但如果黎锦手艺能够成功产业化,不仅能够对其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而且还可以极大的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解决贫困以及就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