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4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349)

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申遗 2020-06-01

    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贵州铜仁市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达13处,居世界第一。在国内,从国家到地方也都在积极开展"申遗",并且还有持续升温的趋势。其中,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为主,这无不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日益认同与重视。

  • 略谈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历史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归属的现实写照,如何更好地以适应时代的创新方式去保护和传承是非遗人的历史使命,而非遗的开放性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我国传统文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再生——以浙江海宁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为例 2020-06-01

    随着国家从政策层面提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国内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传统文化修复与再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综合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研究与实践,本文提出文化生态系统修复特点和理论框架。同时结合蚕桑丝织文化的现状特色和独特属性,提出蚕桑丝织文化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路线。蚕桑丝织文化生态系统包括文化层面(精华)、社会层面(核心内容)、经济层面(产业)和空间层面(根植的环境载体)四个子系统。并进一步以浙江海宁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规划为例,通过文化生态修复技术路线,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蚕桑丝织产业活力提升、改善非遗传承人生活状况、营造非遗保护物质载体等方面,结合规划设计集中展开论述,旨在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借鉴参考的路径和方法。

  • 浅观群众舞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用 2020-06-0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现代的"非遗",如何保留遗迹的自然状态和真实性而减少人造的成分,如何体现民间性而减少官方性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方向。此时群众舞蹈作为一门兼容并蓄、紧跟时代步伐的艺术,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传承与发展,都具有其积极的作用与意义。

  •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在职业院校的数字化探索——以木船粗胚制作的工艺改进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改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是非遗文化保持生命活力的动力源泉。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传承中通过将传统技艺课程化,把木船的工艺指标信息采集形成数字化,积累量化数据,创新粗胚制作工艺,对职业院校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工作具有示范性。

  • 传承+创新,可拉动千亿级市场 2020-06-01

    从高大上的收藏品、民俗展演到路边摊的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彰显着“遗产”的稀缺性,成为各地企业和资本眼中的金矿,并试图用商业手段进行一场救赎。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走出博物馆,借助互联网,衍生创意设计,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保守估计,非遗市场化在传承与创新的摇摆、平衡间,非遗拉动的是一个千亿级市场。从高大上的收藏品、民俗展演到路边摊的工艺品,“非

  • 高校手工艺类非遗工作室发展模式探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传统手工艺类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应该得到积极的保护、 传承和创新.高校在手工艺非遗的传承和人才培养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工作室或工作坊是高校人才培养植入手工艺非遗的有效途径,在培养非遗研究者、 传承人、 传播者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工作室的建设应该向统筹发展、 常态合作、 分层培养、 新现代学徒制和面向现代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

  • 德宝轩书画艺苑年画欣赏 2020-06-01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德宝轩书画艺苑成立于2007年8月,在长期从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市场化经营实践中,始终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宗旨和"古为今用"的双创精神,在举步维艰的非遗传承工作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市场化经营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