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秉传承之志灌溉非遗之花以德育为旗传递文创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 2020-06-01
全国第一家以"非遗文创"为核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的二级学院。全省范围内首个开设"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的二级学院。发起成立四川省首个文创职教联盟——四川省文创职教联盟;成立科研创新平台——四川省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研究院。《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研究》获得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育成果二等奖,为学校首个获得省政府表彰的教育成果奖。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是全国第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
-
裕固族民歌在非遗保护中的价值 ——为何裕固族民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06-01
裕固族有两种本民族的语言,裕固族民歌也分别用这两种语言演唱。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法,从时空转换的角度研究裕固族民歌的形成过程。指出裕固族西部民歌像西部裕固语保存了上古突厥语的特征一样,保存了古代匈奴、突厥民歌的特点;裕固族东部民歌则可能保存了中古时代蒙古民歌的特征。由于裕固族民歌保存着古代民歌的特征,弥足珍贵,因此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扩大非遗朋友圈构建命运共同体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将于11月召开 2020-06-01
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将于11月上旬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召开,会期三天,主要内容包括主旨大会、主题论坛、展示展销、非遗体验、服饰大秀、联盟签约,以及"首创杯"2018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首创杯"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指定文创纪念
-
“非遗”保护在当下——评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 2020-06-01
最近,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再次掀起了关于“非遗保护”这一话题的讨论热潮。该书是由苑利、顾军合著,收录了两位专家2006年——2016年10年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成果。两位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带领读者探寻了当下非遗领域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让非专业领域的读者,也能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从中受益。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非遗保护管理的广东经验:精细管理 2020-06-01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非遗保护管理的广东经验:精细管理
-
恩施州23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州级非遗名录 2020-06-01
恩施州23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州级非遗名录
-
释放非遗文化新活力 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创新纪实 2020-06-01
老哥,你们唱的是么子调?听哒啰,我们唱的是乡音乡调乡情乡味土老巴子咯……这首创作历时两年的《岳北山歌》在2009年10月湖南省第三届艺术节中,获得演出金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奖,并于2010年4月代表湖南省获得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原本束之高阁的非遗文化在衡山经过改革创新焕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得到了原国家领导人李长春、贺国强、原文化部长孙家正等的充分肯定。创新发展,重新焕发非遗活力近年来,衡山县文化馆对衡山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
-
声光流转,记住非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侧记 2020-06-01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2007至2018年,我国共评定306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其中超过400位已经离世。对传承人的技艺和记忆开展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成为非遗保护的当务之急。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对高龄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和传承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并对各类相关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收集,为每位传承人建立专题资源库,并制作记录成果的综述片,进行公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