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

共检索到 6 条数据

  • 丝绸之路国内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格局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历史积淀,是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其空间分布显现了文化的地域分布与地域分异特征。本研究针对丝绸之路国内段,采用自下至上的标点方法,针对确切的“非遗”点,遵循“整体特征——区域分划——局部特征”的逻辑,创新将CV指数、Ripley’K指数、空间热点探测以及空间聚集分形维数的空间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定量测评研究区“非遗”空间分布总体聚集特征,测定最大聚集的空间尺度,探测空间分布的热点地区,显现出研究区“非遗”空间分布的四种典型格局。本研究也为类似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系统方法,为研究区的文化地理分类与文化景观发生研究提供了基础。

  • 探寻丝路之源的传统手工艺应如何创新保护——以泥塑为例 2020-06-01

    近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中,西方外来文化的流入带来了各种其他的艺术品,并且这些外来文化深受国人的喜欢与爱戴,导致了泥塑这种传统艺术品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中。所以,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为了保护和发扬泥塑文化,其本身应该保持独特的民族性,并随着社会主基调进行创新性发展。政府应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并坚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民化。落实到民众应该响应号召,关心中华文化,积极关注非遗文化课题。

  • 文化圈理论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的考察 2020-06-01

    以文化圈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圈类型梳理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分类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非遗名录中“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4大类中的部分项目内容;根据已有的相关文献,结合该区域沿线历史、文化、地域等特征,将其分为12个类别.并提出了编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设立专门的体育非遗保护职能管理机构、创新沿线体育非遗要素的生产性活态保护思路、建立体育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保护的多元途径.

  • 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 2020-06-01

    11月2~3日,以"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这是校企协共同发展非遗事业的一次合作壮举,是一个行业践行社会责任、传承传统文化的标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贯彻文化与旅游融合、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

  • “一带一路”视角下乌兹别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现状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紧密,笔者于2017年10月跟随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团队前往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通过集中的非遗田野调查、采访非遗传承人等方法初步归纳了乌兹别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模式与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提炼相关问题,试图通过乌兹别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察与研究为我国非遗保护提供案例及解决方案。

  • 福建:海丝非物遗产展 2020-06-01

    12月11日-15日,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福建泉州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117个项目参展。本次展览突出非遗整体性保护成果展示、非遗项目活态展示、非遗产品及衍生品开发和生产性保护技术创新交流展示三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