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 条数据
-
端午节,那些中华文化的缕缕风情 2020-06-01
端午节,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当非遗遇见影视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2020-06-01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在影视市场中如日中天,其作为一种对中华文化直观性记载的方式,不仅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也受到广泛推崇。更为重要的是,非遗类纪录片也承担着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其中,工匠精神的传承在近期的非遗类文化纪录片中屡见不鲜,无论从叙事策略、视听语言的运用还是从传播途径和国际的影响力上来看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
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向往 2020-06-01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小学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品位强校"定为新的办学理念,在传承学校百年办学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和拓展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将传承与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校和谐快速发展。接力"非遗",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是岳阳本土的传统曲种,主要有昆腔和弹腔两种声腔,用湖广
-
非遗文化元素在皮革工艺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评《皮革工艺》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及物质财富,是人类长期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亟需得到解决的事情。虽然我国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严重地阻碍了非遗文化在我国的传承及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理念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契合度,文创产品的设计使我国的非遗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美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发掘更多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方法,提升非遗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
你中有我 相融相生:浅谈新时代非遗传承与传播 2020-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等项目。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遗保护向纵深发展,对传承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非遗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
-
我国非遗扶贫政策法规解析 2020-06-01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中华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以文化形态存在着,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1]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宝藏,其文化价值应保护。在社会转型的当今,其经济价值也应得到发掘利用。党的十九大以来,精准扶贫这一新思想已成为当前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文化扶贫与时俱进地作为政府扶贫攻坚的一种重要手段,与精准扶贫新思路、新方法融合
-
上海非遗手工技艺精品展惊艳台湾 2020-06-01
2018年1月20日,“欢乐春节”暨第八届“海派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指尖上的非遗——上海手工技艺精品展”在台湾高雄佛光缘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与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佛光缘美术馆承办。
-
从《寻找手艺》谈影像叙事对非遗的传承 2020-06-01
2012年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大力推进纪录片产业发展,对于展现祖国发展变化,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以非遗为创作题材的纪录片日益成为当前文化消费的主流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薪火相传》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