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

共检索到 4 条数据

  • 文化遗产研究刍议 2020-06-01

    遗产之"遗"本义为传续、继承;"产"即"财产""资产"。"遗产热""遗产运动"已悄然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文化而言,人们今天强调"传承",不过刻意强化那些在现代语境中被凸显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遗产已与生命、生活融为一体。就遗产而言,在遗产实践的过程中,主体性和整体性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只有对文化遗产这门学科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2020-06-01

    在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和文化话语中,"乡村"常被视为现代性的"他者",是被动的、有待自上而下的努力去拯救的地方,其自身的主体性以及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一般简称为"非遗")在内的文化传统往往被无视或低估。上述观念应该予以修正。北京近郊高碑店村的个案展现了一个失去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积极利用非遗来谋求自身发展的主动实践历程。对驱动其开发非遗以实现振兴的动机、方法和行动主体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是更根本性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社区为主体来驱动非遗开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并注重如下原则的重要性:(1)由社区驱动的内在发展动机;(2)以社区自身文化传统为基础;(3)开发过程中的社区参与;(4)社区受益。这一模式对于当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启示意义:只有充分尊重并发挥乡村具有的主体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及其可持续发展。

  • 非遗视角下新媒体时代鞍山评书的现状与传承 2020-06-01

    鞍山评书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已有11年,它作为一种传统的语言类艺术,曾经风靡一时,炙手可热。它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新派评书的蓬勃新生,到20世纪70年代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等老艺术家的登峰造极,再到如今沉寂落寞、生机不再的盛衰起落。随着现代化如火如荼地推进,新媒体得到丰富多元的发展,古旧的传播工具以及演绎模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被封存的艺术标本。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增强文化自信”号召,重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力,激活沉睡已久的传统艺术已成为当务之急。评书作为鞍山市人文精神及艺术特色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自然应被投以更多的目光,鞍山评书这一经典的艺术形式如何与新生代媒体相融共进,已成为鞍山评书以及各地方传统艺术保护与振兴的重要问题之一。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二者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与人的身体密切相关,而后者是脱离人身体的物质性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身体的载体性。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要端赖身体的存在才能传承。身体的载体性主要表现为身体的变承性、身体的装饰性、身体的表演性、身体的技巧性、身体的行为性、身体的象征性。其二,身体的主体性及主体间性。身体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身体的欣赏、自我价值的确认,身体的主体间性主要表现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存在着人与神的交互主体性、人与自然的交互主体性、人与人的交互主体性。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身体的诗意狂欢性。这主要表现为非遗活动中身体的狂欢活力和非遗活动中身体的诗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