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条数据
-
浅析非遗文化大竹竹唢呐的现状与传承机制 2020-06-01
大竹竹唢呐作为四川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极高的艺术及文化价值。但与许多民间乐器一样,大竹竹唢呐主要因传承机制、审美变化、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一些现实原因,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一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及挑战,对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且直接对这一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较大阻碍。
-
四川彝族传统乐器马布的“乐器学”与“非遗”文化语境研究 2020-06-01
彝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誉满寰宇的音乐文化,彝族器乐中的马布及马布音乐在民间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成为彝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在2009年7月13日,彝族马布音乐被列为凉山州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实地、现状考察以及访问调查,会演奏马布的民间艺人濒临消失的边缘,马布文化岌岌可危,美姑县文化馆副馆长阿铁说日老师讲道:"现在在四川地区甘洛,越西,美姑三个地区相对较普及马布,但会演奏、制作马布的人只有5~8人,现在在马布的传承方面非常具有危机感。"从各个方面的文献参考来看研究马布的文献少之又少,较少有单独研究马布的文献,对马布系统的研究较少,所以对彝族马布的发掘与研究,抢救与保护,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守望。本文通过"乐器学"的角度研究马布如何保护和传承,并在"非遗"的文化语境中对如何保护和传承再创作马布音乐进行思考。
-
民俗学视域下“平派”唢呐的考察与研究 2020-06-01
本文从民俗学视角出发,在对平派唢呐的流布区域、艺术特征作梳理、辨析的同时,也对平派唢呐生存状态作了思考。平派唢呐之所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不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出现了问题。以平派唢呐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如何适应新的文化空间、脱离因其赖以生存的民俗语境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困境,是"非遗"保护工作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
非遗保护视阈下大竹竹唢呐艺术的传承现状反思 2020-06-01
大竹竹唢呐作为四川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极高的艺术及文化价值。但与许多民间器乐一样,大竹竹唢呐文化主要因其传承机制、审美变化、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一些现实原因,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一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及挑战,对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负面影响,且直接对这一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较大破坏。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晋城八音会调查报告 2020-06-01
上党八音会主要流行于山西晋城、长治地区,因其气氛热烈、热闹非凡,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笔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会为调查对象,对其名称来源、历史沿革、乐器、曲牌以及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此来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
“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以乐器类“非遗”为例 2020-06-0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新格局,由于中外思想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各国的文化底蕴,是"活态的文化"。将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非遗"融入思政教育,既可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也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
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表演艺术类)简介 2020-06-01
由咸宁市社科联审批,与湖北科技学院共建的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表演艺术类),2019年获批为"咸宁市社科联哲学社科基地"。同年签订协议成为湖北科技学院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共建基地"。基地集科研、教学、创作以及艺术实践于一体,下设鄂南民间音乐舞蹈研究所、鄂南民间乐器工作坊、鄂南非遗传承人传习所、鄂南非遗艺术团四个机构。其中,鄂南民间音乐舞蹈研究所以鄂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曲艺的田野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鄂南民间乐器工作坊旨在抢救传承嘉鱼呜嘟、崇阳提琴、赤壁脚盆鼓、通山山鼓等地方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鄂南非遗传承人传习所旨在推动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推进非遗
-
提琴制作师关尚持被评选为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传承人 2020-06-01
近日,广州市番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了番禺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乐器行业中,提琴制作师关尚持被评选为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传承人。关尚持1972年进入广东乐器厂从事提琴制作,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学习高级提琴、高级琴弓制作技艺。1990年参加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获得提琴弓金奖、银奖。在1992年美国第10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其创作的中提琴作品获得声音银奖(此次比赛金牌空缺)。